中国青年网

中青校园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新学期开始了,我怎么还没变成“新的自己”

发稿时间:2021-03-27 12:01: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yes,but……”是一种典型的心理游戏。

  ---------------

  也许,你也曾在零点钟声响起时立下新年的flag:我要提前向导师提交paper,绝不拖延/我要每周游泳健身三次/我要勇于“说不”/我要成为“新的自己”……现在,新学年已经开始一个月,你的flag怎么样了?

  “是,但是……”道理人人都懂,行动人人难做 

  新年开工第一周,A就像去年以及过去的几年一样,点开了与朋友B的对话框。

  A:我实在受不了老板了,怎么今年还是只逮着我干活!××还没做完又让我做×××和××××,我好郁闷!

  B:啊,你跟他反映过你太忙了吗?

  A:我知道应该向上反映,但是我不敢啊,我身边那些同事也没闲着,他们都还没吭声,我先提意见,会受到排挤吧?

  B:如果公司氛围真是这样,那也不值得你为它工作了,趁这个机会跳槽呗。

  A:是哦,我也不想干了,但是今年这个光景,应该不好找工作吧?

  B:也没有那么不好,我给你推荐个机会……

  A:机会好是好,我还是担心……

  对话陷入了僵局。

  B觉得跟A对话无比心累:明明该做什么我都告诉他了,他怎么还不做呢?难道还要我帮他写简历发邮件吗?

  A也十分委屈:方法我都知道,可是我怎么就是做不到呢?我太糟糕了!

  你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时刻,明明知道自己应该改变,应该做点什么,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为什么我们总是在旧的模式里摸爬滚打,重复过去,“新的自己”哪儿去了?

  我们也许并没有真的想求建议,只是在玩心理游戏 

  回顾A和B的对话,B一直在提建议,而A用“是”“是哦”应承下来之后,总是跟着一个“但是”——但是我不敢,但是光景不好,但是我担心……这样看下来,旁人也许会觉得,A并没有真的想解决问题,只是一直在找借口。

  的确如此。“yes,but……”是沟通分析理论中一种典型的心理游戏,当A开口求助时,B扮演者拯救者的身份,觉得自己必须帮助A;而A则表现得像个受害者,觉得自己胆小、什么都做不到,需要拯救者来“救”自己。

  但“拯救”的过程往往十分坎坷。B越是想救A,A就越要把自己受害者的身份坐实,来证明自己就是做不到、就是需要拯救。因为人们在玩这种游戏时,最初可能根本没想让别人帮忙解决问题,只是想证明自己“就是这样了”“就是没救了”,这样才能让自己心安理得维持原样、逃避改变。

  “但是”的犹豫里,藏着我们小时候的胆怯

  这句逃避改变的“但是”,可能从我们小时候就萌芽了。

  当孩子胆怯、无能为力时,就会去寻求爸妈的帮助,希望爸妈帮忙承担责任,表现为依赖型儿童。这时候,爸妈可能会给予温暖、关心、支持——表现为养育型父母;或者可能要求孩子自己做这做那,霸道地掌控孩子的行动——表现为控制型父母。

  这样的儿童形象和父母形象,都会被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藏在自我里,跟我们一起成长,并在我们日常生活与人相处时,表现出来。

  在前面的对话中,求助的A就像是个依赖型的孩子,表现得像是个职场受害者,其实他希望得到一个抱怨的机会,得到他人的安抚和关心,更多是一种情绪情感上的需要。但作为旁观者,B不容易真正理解A的需要,以为不断地提供建议就可以。本想要拯救A,却表现得像是一个控制型的家长……这种错位,就会让对话不欢而散,也会让A一直困在“我做不到”“我不够好”的潜意识里,永远也迈不出新的步子。

  想要成为新的自己,从真诚地谈论自己开始 

  心理游戏听起来像是一个怪圈,怎样打破它、寻求改变呢?

  这需要我们关注自己真实的需求,并真诚地谈论它。

  比如,当A发现对话这样陷入僵局时,如果能反省一下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发现自己其实是希望得到情绪上的安抚时,如果能坦诚地说“我想抱怨”“我很烦恼”“我想被关心”,而不是把这种需求藏在“我不想干了”“我想跳槽”这样的话里,B和其他朋友们就能顿时明白,并且倾听他了。作为朋友给予心理支持,陪他吐槽、听他抱怨、给他陪伴,而不会一味出主意,提一些他并不真的需要的建议了。

  想要成为更好的“新的自己”,就从真诚地了解、谈论自己开始吧。(殷锦绣)

责任编辑:左橙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