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中青校园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培养交叉学科人才 创新、实践、融合是关键词

发稿时间:2021-05-25 09:23:00 来源: 科技日报

视觉中国供图

   实践性教学方法有助于实现课程教学与实际应用的有机结合,便于实现企业等机构对教学过程的真实渗透,而非以往校企结合的“走走过场”。

  ——方 勇 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当前,科技的创新、突破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这就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今年年初,教育部官网公布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设置“交叉学科”门类、“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和“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的通知》。交叉学科被“独立”出来,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

   “针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衔接不足的现状,升级改造传统专业课程,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紧缺人才,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课题。”南京财经大学校长程永波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实现科技创新的支撑力量。交叉学科门类的设立,是解决目前社会发展对于复合型人才需求的重要举措。

   交叉学科“独立”后,应采取怎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交叉学科教师又应该具有哪些素养,才能应对新的人才培养需求?

  产学研协同培养新型人才

   自20世纪末以来,我国高校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的教学实践和人才培养理念不断得到强化。尤其是近年来,国内应用型大学开始注重与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特色相结合,更强调学科交叉融合内外环境的建设,以此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和强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

   不过,以往的学科交叉融合深度并不能满足成为独立学科门类的交叉学科发展需求。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丁超认为,新型交叉学科无论从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方式还是人才培养模式上,都处于初步的发展、完善阶段,仍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应以交叉学科建设为基础,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践手段的改革,探索多样化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丁超认为,交叉学科的建立是基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它面向国家以及地方战略布局产业,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所以,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要基于产学研融合,协同各方组织协议,明确各方工作职责、责任范围以及人才培养效果的检验标准;要科学设计责任、权力和利益的制度规范;建设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通过实习、项目依托等方式形成协同培养的新模式。

   “除了建立基于校企联合的新型交叉学科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外,还可以改革课程体系, 适应新型交叉学科人才教学需要;引入研究性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等。”丁超说。

  强化实践打造教学新模式

   “从本科阶段来看,我国新型交叉学科人才还存在创新能力不足、实践经验匮乏等问题,对前沿性的先进知识与技术掌握不足,走出校园后,实践能力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方勇认为。

   以需求为导向的交叉学科,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要求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对此,丁超认为,高校可以重构实践教学体系,打造新型实践教学模式。“例如,可以依托实践基地,在校内实验、校外实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创新项目、创新竞赛与实践实训相结合。由企业导师将实际的产业问题融入课堂,校企导师共同设计创新训练课题,以校内实训的方式指导学生完成开题过程;还可以通过申报大学生创新实训项目、校内科研立项等,支持学生完成课题的设计开发;对于那些设计出有应用前景、有转化潜质作品的学生,进一步支持其参加‘挑战杯’‘互联网+’等相关赛事,以赛促学,通过短期高强度备赛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丁超建议。

   在具体实践中,丁超介绍道,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以粮食项目案例教学为导向开发了粮油食品加工、物流、仓储、质检等工程应用实验;利用信息技术合作研发了开放性智能实验平台,包括粮食清理干燥、环流熏蒸、谷物冷却、充氮气调储藏、大米加工、小麦粉加工、智慧物流、食品3D打印设计等,结合学院的创新创业实验室,开展4个层次的实践教学,夯实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性教学方法有助于实现课程教学与实际应用的有机结合,便于实现企业等机构对教学过程的真实渗透,而非以往校企结合的‘走走过场’。”方勇表示,“实践性教学环节不仅能检验学生的理论知识、动手能力与研究水平,还可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建议,各地应强化新型交叉学科人才的实践性教学,改革实践教学设计与考核评估机制,制定更为完善的评估体制,考查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设计合理的实践课程教学内容、进度和任务分工;此外,需要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和多样化的考试方式,包括小论文、课题讨论、作业答辩、制作专题多媒体课件、设计小实验、实践总结等,以多维度的视角科学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

  探索跨学科双聘制提升教师积极性

   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教师资源。传统以单一学科为导向的教师培养模式,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

   “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教师各有所长,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需要整合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师资力量。可以设置灵活的人事制度,构建校企师资双向流动机制。也可以选聘具备一定的讲课能力或有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经验(两届以上)的行业协会、企业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到高校联合授课。”方勇认为,从目前的教师资源配置来看,让大量的传统单一学科教师转型,迅速掌握多学科教学能力,是不现实的。最科学的方法就是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建立“复合型”教师队伍。甚至可以抛弃原有的教师教学架构,放弃固定的导师制度,从实际教学出发,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配置相对应的教师资源。

   对此,方勇建议建设一个能进能出、开放流动的交叉学科教师队伍,建设跨学科的教师资源流动机制,探索教师队伍的跨学科双聘机制;规范交叉学科教师队伍的职称评聘制度和人才上升通道,建设有利于交叉学科学者成长的制度文化。

   相关专家指出,教师联合聘任是推进学科交叉和跨领域协同创新、促进重大成果产生和创新生态系统形成的重要抓手。目前,我国迫切需要破除交叉学科教师联合聘任的制度性障碍,调动院系和教师联聘的积极性,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学科竞争力持续提升。

   针对交叉学科对实践性的高需求,方勇指出,可以鼓励派遣部分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深入产业一线,切实把握企业关键技术问题;鼓励教师承担企业横向课题的研发工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工程案例,促进教师深入了解和熟悉科技前沿及工程实践应用,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

   “要打破课堂课时限制和‘五唯’评价机制,重点评估其参与学生指导的投入与绩效,将学生科研成果、创新实践、科技成果创新性、产业贡献度和社会影响等发展性指标考评,进一步完善教师分类考核激励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方勇认为。(◎本报记者 马爱平 通讯员 周进进)

责任编辑:崔宁宁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