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中青校园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王明贤:用知识考古学呈现北京城市记忆的独特思考

发稿时间:2021-09-26 11:37: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曲径通幽处:北京城市记忆知识考古学——王明贤艺术研究展”于2021年9月25日,在北京东城区前门西打磨厂街220号院举办。本次展览是“打磨场城市发现2021”系列活动第二季,由“打磨场”主办,北京四合苑画廊(志达文化传媒)艺术空间承办,张海潮担任策展人,共展出当代艺术家、建筑与艺术史学者王明贤的艺术作品60余件,从知识考古学的视觉方式呈现了王明贤对北京城市建筑发展的独特思考,全方位地展示了王明贤当代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创作理念。

  此次展览主要由四部分构成,通过艺术家自身对北京城市建筑变化的观察和感悟、私人记忆及文献资料的研究,以知识考古学的方式,不连续性地用图文对北京城市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试图揭示某种发现和拾回被总体历史观筛漏的北京城历史,进而为未来北京城市的发展寻求更为详尽的学术依托。

  瑞典学者喜仁龙(Osvald Sirén)在20世纪20年代初,实地考察了北京当时的城墙与城门,并于1924年在伦敦出版了《北京的城墙与城门》一书。正是书中北京城墙与城门建筑的美丽以及它们日后的消亡,深深地触动了王明贤的心灵,而梁思成先生拼尽全力保护北京古建筑的努力也令人动容。于是王明贤将喜仁龙和梁思成的语录打印到墙上以表示敬意,同时还展出消逝的城墙、大高玄殿等油画,大高玄殿是中国古建筑最为精彩的杰作,可惜在上世纪50年代被拆,艺术家搜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重新创作的油画,让人们清楚地看到大高玄殿的艺术风采。四合苑的东展厅并不光是纯粹的艺术展区,还赋予了思想的表达和对文化历史的诉说。

  在南面展厅的墙上,以宋代山水和当代建筑油画作品为引子,展开了对北京城市记忆知识考古学的展示。此外,在院和通道联通的大门洞下还展示了一系列圆形山水油画,好似胡同墙上开了圆形窗户,令观者仿佛觉得古代文人画在移步景异的欣赏中幻化成窗外的山水。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南展厅中的山水建筑,王明贤 “重写”范宽《溪山行旅图》、郭熙《早春图》等艺术史上的“铭心绝品”,通过对宋代山水画的视觉再阐释,中国实验建筑师的新作与外国建筑大师的杰作引入到山水画中,作品时间、空间错置,却显得如此奇妙而又真实。在《宋代名画溪山行旅图+鸟巢》一画中,大山大水的全景构图,细致刻画的山石树木,多变的雨点皴法,表现了宋代山水画的雄浑意境,画中的奥运建筑鸟巢又与历史建立了一种新的叙事关系,反映了当代艺术的学术智慧。

  文献资料既是北京城市的记忆也是艺术家本人六十多年的私人记忆,艺术家六十多年的时光中,小可至身边小景的记录、儿时的积木、大可达对时代的回应、出版的刊物等都融合在展览之中。福柯认为档案是那些可能被说出的东西的规律,而陈述一定要与某一对象的范围发生关系,为每一个可能的主体保留一个确定的位置。所以这部分文献并没有集中展示,而是被穿插于展览的某些特定部位。出生在闽南古城泉州的王明贤对北京最早的记忆是从1958年开始的,63年前,北京的外文出版社出版的画册发表了王明贤三岁时的画作,以及一封封来自北京的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的信件(通知王明贤画作送往国外展览),开始了艺术家幼年时对北京的向往和记忆。后来的研究资料有的被出版成册摆放在展厅,有的被编辑成8号字体密密麻麻地打印出来放在通道,让观者既有肉眼可见的感受,又有看不清、隐约幽深的朦胧感。这些文献既包含着画家对艺术史、建筑史的研究成果,也有对时代变革的积极回应,更夹杂着创作审美的转变与探索。

  贵宾室展出的小幅作品,风格更趋于随性洒脱,是画家大胆尝试另一类艺术融合的表现。其中的小幅油画则是对中国传统文人画的重新解读,将文人画进行解构与重组再用现代的色彩表现出来,如把米点山水与点彩派巧妙结合,八大山人的山水呈现现代派的色彩,大胆尝试着东方新表现主义的手法,而另一批小品表达着以库哈斯为代表的西方建筑对中国建筑的影响,以及以马克西莫夫为代表的苏联油画对中国油画的影响,他们作品的对比与冲突被巧妙糅进画家的作品之中。展出的水墨新作是文人画和野兽派色彩的有机结合,也是东方新表现主义手法的尝试,是画家心绪与情境的视觉表达,他试图通过这种融合,为当代艺术可能推进的方向和可能性问题提供讨论的平台。

  据了解,王明贤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与艺术史学者,中央美院高精尖创新中心自然建筑工作室首席专家。

责任编辑:宋静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