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中青校园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在虚拟世界找到新工作 00后大学生变身“数字制图师”

发稿时间:2024-10-26 12:45: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午后,董格如走进一家充满“文艺范儿”的面包店,空气中氤氲的面包香气、店里温馨的布置、角落里蓬勃生长的绿植……看着进进出出的人群和香气四溢的面包,他的“创意灵感天线”被立即触发。

  回家后,董格如便想,可不可以把这个场景复刻到虚拟世界中呢?董格如既是一名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的大三学生,也是一名在网易《蛋仔派对》上进行创作的数字制图师,把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体验和虚拟游戏设计相结合,他早已得心应手。

  何为数字制图师?简单来说,数字制图师指的是游戏等虚拟世界中制作UGC(用户生成内容)互动内容的创作者。互联网时代,AI技术为UCG创作注入了无限的可能性。许多有想法有才华的年轻人,开始有机会进入到更加复杂的互动内容创作领域。在全社会创新创业大潮下,每隔一段时间,我国就会“上新”一批职业:2022年6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公示了包括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在内的一批新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是从事产业数字化需求分析与挖掘、数字化解决方案制订、项目实施与运营技术支撑等工作的人员,他们利用数字化视角为企业规划业务。

  将现实生活搬进虚拟世界 

  “要让用户在虚拟世界中也能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那份温馨与美好,不仅仅需要视觉上的还原,更需要精神上的共鸣。”董格如将现实生活里那个面包屋的每一个细节都还原到了作品《兼职日之笨鲨面包屋》中:从复古招牌到货架,从面包展示柜到各处细节布置,玩家不仅可以亲身来到面包屋,还能“变身”店员体验各种交互活动、执行各种任务……他认为,优秀的逻辑架构玩法设计是让作品“好玩”的重要前提。因此,除了最大限度地还原现实场景,他还在作品中设计了各种有趣的互动点,令用户能在这个虚拟社区里愉快玩耍和交友。“比如,我在面包屋周边就设计了导航路线,确保用户能到达我精心设计的终点。同时,融入‘彩蛋’让用户始终期待着‘下一个惊喜’”,这个设计是董格如与用户换位思考的结果。在玩耍的过程中,任务难度逐步提升,用户技能也随之提高,如此反复,玩家一直处于“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状态,直到最终通关。

  “设计这个作品花了大约一周时间。我不仅在作品里复刻了那家温馨的面包店,更创造了一个让每个人都能找到归属感、发挥创造力的虚拟世界。”作为一名理工科背景的学生,董格如擅长在作品创作中寻找到将理性思维与创意相结合的桥梁。

  而另一位数字制图师张伟杰是一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他更加擅长在作品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元素。他在作品《京戏》里,将古代建筑、诗词、书法、音乐等多种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游戏中,把传统文化的精髓用现代化方式演绎了出来。

  在作品设计之初,张伟杰便通过观看京剧大师视频,精心复刻经典动作与华丽服装,将其生动地呈现在作品里的卡通形象上。此外,他还深入学习戏曲知识,细致还原贵妃出场的动作细节以及头冠的装饰。精美的还原似乎让人亲身感受到那个朝代的盛况。

  当然,创作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刚从事数字制图师这一职业时,董格如脑海中有着天马行空的想法,但他却无法将这些想法用代码和引擎实现,这让他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我记得在作品《蛋仔传说之史莱姆》的角色设计中,我本来想设计一个很可爱的史莱姆,结果做出来一只鼻涕虫,当时我就有点哭笑不得。”为了“消灭”困难,他从基础开始,或查阅相关资料,或向经验丰富的创作者请教,不断试错,“毕竟只有跳出舒适圈,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回想起来,数字制图师这一职业不仅为我提供了收入,更‘塑造’了我,让我成长与蜕变。”为推广作品、收集反馈,董格如不得不主动与用户、同行交流。起初,从小内向的他很容易紧张害羞;而现在,他学会了主动表达想法,享受与人交流的乐趣,“这些经历,让我成为了今天这个更加自信的自己”。

  数字时代,职场人如何端稳“饭碗” 

  很多人在感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同时,也不免焦虑:现在这些新职业越来越数字化了,传统行业的人还能保住饭碗吗?

  其实,时代在变,社会需要的职业自然也会跟着变。过去谁又能想到,现在的农民不光会种田,还拿起了手机、无人机这样的“新农具”,走进了直播间,摇身一变成了带货的“网红”。交通运输工具一日千里的变革,也不断推动时代车轮滚滚向前。百年前,也曾经有人担心,火车的出现会让很多马车夫失去工作;可现在,随着交通工具的更新,人们出行更加便捷,这也刺激了旅游度假、酒店住宿等行业日益繁荣。伴随社会进步,新产业蓬勃兴起、新业态不断涌现,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催生了无数新职业。

  “技术发展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于人,我们也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不断学习、适应新技术。”董格如也认为,“通过这个职业,我们既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动手能力,还能在愉悦自己的同时赚到钱,何乐而不为呢?”虽然从业刚一年有余,他觉得自由、不设限才是数字制图师这份职业的最大特点,无论什么专业,大家都能结合自己的特长,让每个人都有施展才华的舞台。

  “现在,我不光做数字制图师,也会积极给新人答疑解惑。”董格如发现,技术在不断更新迭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通过互联网平台展示自己的才华和生活,所以数字制图师这个职业才会应运而生。他们既能像程序员那样在数字世界里构建缜密的逻辑框架,也能像设计师一样描绘出个性化形象,更能过一把“编剧瘾”。也正是这样“炫酷”的体验,让一大批年轻人加入到数字制图师的行列中来。

  未来还会涌现多少新职业、新工种?谁也说不清。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新职业的“含科量”越来越浓,不同学科之间交叉复合的发展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新职业呼唤新课堂,为了满足新的人才需求,很多高校也正在探索产学研融合的新路径。不久前,《蛋仔派对》旗下编程教育类App《跟蛋仔学编程》宣布和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20余所知名高校展开长期战略合作,校企协同创新,共同促进新职业发展,助力增加新就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德勤中国公司发布的《产业数字人才研究与发展报告(2023)》指出,我国数字化人才缺口为2500万至3000万,而且还在不断扩大。这些不断涌现的新职业,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发展新机遇和就业新选择,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也体现了新技术、新需求的发展趋势,成为观察我国经济发展的风向标。

  对于像董格如和张伟杰一样还未走出校门的学子来说,有了明确的职业方向,并为之努力,未来就业之路就多一份保障。

  实习生 田麓加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牟昊琨

责任编辑: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