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副总”是教授
发稿时间:2025-02-13 10:32:00 来源: 中国教育报
“测试结果显示,这批智能轻焊工作站的效率,能达到高级焊工的3—4倍。”近日,在安徽云华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兴奋地向“科技副总”刘勇分享喜讯。作为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副教授,刘勇兼任“科技副总”后研发落地的第一款产品就是这款智能轻焊工作站。
该公司总经理王安丽说,缺乏科技创新人才是企业优化营商环境面临的问题。2023年3月,安徽省宣城市与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携手,推出“科技副总”引才机制,从高校引进10余名教授专家到企业兼任“科技副总”。从校园到企业,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科技副总”给企业带来了智慧、技术,更带来了团队和研发生态链。
据悉,刘勇作为第一批“科技副总”来到云华后,深度参与了企业研发规划、技术难题攻克、成果转化应用等过程。仅一年时间,刘勇就联合企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研发出免示教焊接系统、自主分拣系统、智能轻焊工作站三个品类的市场化产品。此外,刘勇建议企业研发高精度RV减速器,为工业机器人装上了稳定可靠的“中国关节”,使企业产品价格较国外同类产品降低至少10%。
因这项政策受益的宣城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宣城立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陆凤说:“对于企业来说,看似只来了一位‘科技副总’,其实是链接了整个学术‘朋友圈’。”作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一级供应商企业,这家公司前段时间接到了一个国际龙头企业的订单,要求零部件的物理性能提升10%,自有研发团队多次尝试后始终达不到技术要求。此时,合肥工业大学材料工程系副研究员鲍智勇作为“科技副总”为公司雪中送炭。他带领科研团队合作攻关,在调整了2个生产参数后成功提升了性能。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蒋传东表示,学校鼓励专家教授们走出“象牙塔”、深入生产线。“高校教师们通过担任‘科技副总’,了解行业动态、掌握市场需求,有利于有效地深化产学研融合,推动科研成果加快落地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