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日里“种太阳”
发稿时间:2025-02-15 10:39:00 来源: 中国教育报
本报讯(通讯员 郭鸿雁 陈凤英 记者 葛仁鑫)“小学低段重适应,小学高段多信任,初中重视同一性,高中鼓励加信任。”1月19日,在四川凉山州喜德县火觉莫社区的“阳光驿站”里,来自西南科技大学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研究团队的教师倪碧丹被社区的家长们包围着,大家正进行一场热烈的交流,社区居民孙吞什布一边充当彝汉翻译,一边致谢:“老师的讲授,真是一份珍贵的新年礼物!”
同一天,在四川南充仪陇县复兴镇致远村的“阳光驿站”里,西南科技大学的志愿者们带着当地孩子做灯笼、剪窗花、写春联,周围一片欢声笑语。
该村有对双胞胎儿童,因为早产导致行动不便。了解到情况后,志愿者团队特意将装着文具、画笔、书包的新春福袋送到孩子家中。“看到小朋友们惊喜又纯真的笑脸,我再次深刻感受到‘阳光驿站’就是一个播撒爱和希望的地方。”西南科技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大四学生文睿说。
2024年5月,全国妇联“阳光驿站”公益项目——四川省“阳光驿站”项目(2023)启动,西南科技大学承担专业技术服务工作。这个寒假,该校100余名师生志愿者,前往四川60个“阳光驿站”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学校师生参与‘阳光驿站’活动的热情都很高。”四川省“阳光驿站”项目(2023)专业服务团队负责人、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陈昌霞介绍,该项目面向留守儿童集中、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村庄和社区,在配置图书、玩具、文体用品等物资的基础上,针对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开展监护指导、心理疏导、社会融入和家庭教育指导等公益活动。目前四川60个“阳光驿站”全部投入使用,开放时长累计超过3.4万小时,覆盖儿童59727人,其中留守、困境儿童8104人。
2025年寒假期间,西南科技大学志愿者队伍为各地儿童送去新春福袋,带领孩子们开展“新年好”文娱活动,开展寒假作业辅导等“助童伴童”托管活动,还在线上举行了“阳光对对碰”“阳光棋趣”等益智比赛。
“现在,孩子一吃完饭就往‘阳光驿站’跑。”广元市剑阁县普安镇小玲珑社区居民王小勇说,孩子在“阳光驿站”不仅能接受学习辅导,还能受到文化熏陶,让人格外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