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中青校园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青春筑梦共富路 智汇盐边助振兴——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大赛盐边专项集体调研启动

发稿时间:2025-07-05 13:58:00 来源: 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大赛秘书处

  7月2日至3日,由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和盐边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大赛攀枝花盐边县“共富先行”专项首次集体调研活动在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启动,来自全国31所高校的200名师生走进盐边县的田间地头、产业园区和文化场域,以“乡村出题、高校答题、真题真做”为核心理念,在昔格达村、红格七社、联合村、和爱村、鲊石村、太阳湖公园等地写下乡村振兴的“盐边答卷”。

  从传统古村落到创业园区,从美食街到特色钛陶馆,赛题涵盖了乡村急需解决提升的问题,学生们也正发挥自己的无限创意,为盐边县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在金芋健现代农业产业园内,魔芋膳食纤维粉、魔芋花椒精酿啤酒、魔芋芒果汽水等30余款深加工产品摆放在展陈馆内,吸引学生们前来参观了解。

  “魔芋吸水性非常好,而且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生物活性的多糖类物质,如果我们获得更多原材料将其加工处理,制备和销售一些高附加值的产品,就能为当地的农户创造收入。”来自昆明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生物化工专业的研究生夏利栋一边记录见闻一边告诉记者。

  在联合村三味蔬屋的木质书架上,历史、文学、科普类书籍与新鲜蔬菜整齐陈列,形成独特的“知识-自然”交换场景。据介绍,自2024年8月启动“以书换蔬”活动以来,已累计接收社会捐赠书籍1.2万册,兑换蔬菜超30吨,惠及村民2000余人次。活动规则为:1本闲置书籍可兑换1袋生菜或2根玉米,书籍经分类后,部分留在蔬屋供村民借阅,部分捐赠给周边学校。

  “联合村的模式颠覆了我对传统农业的认知。”云南工商学院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生陈金宝在调研日志中写道,“该村通过‘轻投入、微改造’激活存量资源——用旧书置换盘活闲置空间,用蔬菜故事赋能土特产,用非遗表演增强游客粘性,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智慧值得借鉴。”

  7月2日下午,盐边ZAO风华“四乡五里”共富市集在盐边县委党校启幕。35道专项赛题通过"可触摸、可试吃、可互动"的沉浸式展陈惊艳亮相:百灵山国胜茶展台前,包装设计师现场解析茶叶品牌升级路径;桑葚果糕试吃区飘散甜蜜香气,研发人员阐释食品深加工技术要点;钛金属文创展位上,航天级钛杯折射"硬科技+软文化"融合魅力;苗族蜡染、彝族传统服饰展演、非遗技艺点燃设计灵感。这场共富市集,集结了盐边众多特色产品,用体验互动的方式,让抽象赛题转化为可感知的产品实景,让调研师生们全方位地了解了盐边特色和这里的风土人情。

  当晚,针对学生的调研诉求,还开展了一场生动的调研培训会,培训会上汇聚了政、企、学界"专家智囊团"。大赛副秘书长刘亚辉教授以鲜活案例阐释"乡村出题、高校答题、真题真做、助推落地"的赛事宗旨。大赛专家、浙江大学教授、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所所长王东辉为学生们讲述了调研和创作的方法,他以往届大赛的实际案例,教导学生充分调研,把握乡村痛点问题,鼓励大家以空间创意解决乡村文旅发展难点;大赛专家、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文创交流部主任王恋则以文创案例,揭示"传统工艺+现代设计"的爆款密码。

  “我们大赛设有‘滋味盐边—美食类赛题’、‘美丽盐边—空间类赛题’、‘创意盐边—活动类赛题’、‘云上盐边—新媒体类赛题’以及‘多彩盐边—民族类赛题’五大类别共80道题,全部聚焦于乡村发展的难点,希望同学们能够发挥自己的创意,为乡村发展做出自己的富有智慧的解决方案,并将其中一部分实施落地。”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大赛副秘书长刘亚辉介绍道。

  据悉,本次大赛将于7月19日截止报名,经过初赛复赛两轮评审后,将选拔出80支立项团队。80支立项团队将于8月再赴盐边参加训练营,并进行项目的深化和实施。同时,大赛秘书处和盐边县政府还将提供青年的创业孵化、企业资源对接等长效支持,将大学生智力资源引入盐边,将创意项目落地盐边。

  “近年来,盐边县充分发挥生态人文资源,构建起多元化的招才引智路径和服务链条,通过政策引导、平台搭建、技能培训等方式,不断打造人才聚集的‘强磁场’,让越来越多青年在盐边就业、创业实现人生价值。”盐边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国容在采访中表示,本次大赛紧紧围绕青年赋能乡村、创新驱动共富的核心理念,紧扣青年与乡村共享、共建、共融、共创的目标,帮助更优质的乡村项目落地推动,进一步提升盐边在人才吸引方面的优势。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