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盛夏好时光 蓄力成长正当时
发稿时间:2025-07-25 09:55:00 来源: 中国教育报
本报讯(记者 魏海政 通讯员 高捷)“一二一,一二一……”暑假期间,每天早上,几十个孩子会在社区志愿者和家长的带领下,在山东省济南高新区凤凰国际社区开展跑步锻炼。他们是济南高新区金谷小学和社区共同组建的“伙伴+”“凤凰国际娃娃跑团”。
这个暑假,济南高新区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出台《“伙伴+”学生成长共同体实施指导意见》,构建校家社协同共育的“教联体”,引导学生自愿组成暑期“伙伴+”学习生活小组,在家庭和社区支持下,链接社会资源,开展公益托管与项目式学习。目前,全区4.7万余名学生已组建8008个“伙伴+”小组,“凤凰国际娃娃跑团”即其中之一。这些扎根社区、联结社会的“成长细胞”,正悄然改变着传统的假期生活及邻里文化模式。
“我们组的茄子又长长了两厘米。”与此同时,在济南市市中区七里山小学的“幸福农场”里,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虽然正值暑假,但孩子们还是约定每周返校照料自己负责的菜畦。学生们在教师和种植专家的指导帮助下,小心翼翼地松土、播种,分工合作,浇水施肥,忙得不亦乐乎。
“注意配合!”在济南市莱芜区口镇中学的操场上,手球队的呐喊声划破晨雾,教练宋永军的哨声不时响起。虽然暑假天气炎热、集训辛苦,但队员们一起训练特别开心,热情丝毫不减。“每天的对抗训练、战术演练都让他们的配合更加默契,而且体育竞赛教会孩子们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如何面对胜负、如何团队协作。”宋永军说。
济南市槐荫区清逸幼儿园的“21天无屏挑战”让家长们也积极参与其中。“刚开始孩子很不适应,现在她更愿意在户外玩耍。”家长李女士欣慰地说。园长刘忠霞介绍,这个活动旨在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媒体使用习惯,通过亲子游戏、户外活动等方式,让孩子们重新发现现实世界的乐趣。
走出家门,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快乐的奔跑、泥土的印记、清亮的蝉鸣,这样的暑假生活,打开了孩子们的多维成长空间,也为孩子们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