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中青校园

首页 >> 新闻 >> 正文

京津冀15部大学生戏剧登上人艺小剧场

发稿时间:2025-08-26 09:46:00 来源: 北京青年报

  本报讯(记者雷嘉)首都师范大学的《牧野长歌》诗意讲述了支教教师的心路历程,南开大学的《张伯苓》聚焦抗战时期张伯苓的人生经历和爱国精神,河北传媒学院的《双雪记》则是对《窦娥冤》经典的重新演绎与发掘……近日,京津冀三地14所高校的15部戏剧作品相继登上北京国际戏剧中心·人艺小剧场。作为今年“‘京’彩文化青春绽放”文艺行的重要活动之一,“青春绽放·戏聚京津冀”大学生戏剧展演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举办。在北京人艺的全方位指导下,青年学子们以多样性艺术展示自己的艺术创造与表达能力。

  自今年3月公开征集参演剧目以来,本次展演将校园戏剧普及公益活动覆盖至京津冀三地,从42部报名作品中遴选出15部。在8月22日举行的开幕仪式上,首都师范大学的《牧野长歌》、南开大学的《张伯苓》、河北传媒学院的《双雪记》三部原创作品代表京津冀三地高校率先进行展演。之后,北京师范大学的《我们的荆轲》、中国传媒大学的《赵氏孤儿》、清华大学的《向上、向下》、中央戏剧学院的《周冲的雷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家书》等作品陆续登台。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北京人艺专门组建了由导演、演员、舞美及戏剧教研员组成的辅导团队,深度参与排练指导和全要素彩排,多个业务部门全程跟进各环节。青年学子在人艺老师的指导下,对作品和表演不断打磨、调整,让他们慢慢从“参与者”真正变成“剧中人”,对舞台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作品中的家国情怀也有了更真切的体悟。

  北师大北国剧社此次展演的《我们的荆轲》由莫言编剧,已经有人艺版本的作品珠玉在前,属于名作改编。其导演、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研究生李金录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人艺派来的指导老师杨明鑫反复看过他们的表演视频,所以提供的指导有的放矢。

  “针对我们小剧场的特点,他建议我们在表演中加入‘将军走步’等戏曲元素,再比如让高渐离的扮演者以说书者的方式表演,用河南梆子唱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呈现出的效果非常大气,而且经过他设计改造的转场极具有美感。”李金录说。此外,人艺的音效和灯光老师对舞台的再创作提升了整个作品的质感。“比如在某个段落为荆轲打上方形的灯光框,好像在舞台上又创造出一个舞台,让我们切身体会到‘人艺风格’背后的专业水准与严谨态度。”

  参加此次展演的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也是一堂艺术形式的思政课。北京人艺党组书记周彤表示,下一步,北京人艺将继续加强与高校的联系合作,共同探索搭建高校戏剧美育教育交流平台,为青年成长和戏剧发展赋能,为推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注入戏剧力量。

  供图/北京人艺

责任编辑: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