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中青校园

首页 >> 新闻 >> 正文

从“新”媒体到“心”媒体--做一个有温度的媒体人

发稿时间:2021-11-29 09:56:00 来源: 东方网

  “室友常常会问我,你这么坚持,有必要吗?我想作为学生干部被问过这种问题的应该不止我一个,我是害怕回答这种问题的。我觉得很值得,可未曾尝试过的人,不会知道这是怎样的心情。有人觉得加入学生组织,不过是为了在别人面前显得更加厉害,可我只是想更加了解自己。”

  --让我们一道走进广东工程职院财经学院“媒体人”——许冬玲。

  她是有温度的服务者,亦是有情怀的创业人,更是有影响的媒体人。她是许冬玲,是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的“官微掌门人”,也是高能文化传播工作室创始人,运营“广东工程职院财经学院”官方微信平台发布近507条推送,超过80%的推文阅读量破千,从小编到责编始终坚持以“最全的校园动态,最新的校园咨询,最热的焦点话题”。

   

  梦想起航,劈波斩浪 

  从踏入财经学院起,许冬玲就怀着对新媒体的一份热爱,想把感动传递给每一个财经人,所以她毅然决定加入学生会宣传部。她说:“我想通过自己的镜头,发现学校中人与人的情感;我想通过自己的文字,传递世界间的万千美好;我想通过自己的一篇篇推送,展露每一份感动与欣喜。”

  “作为一名媒体人,最大的幸福乐趣,就是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并充满好奇心与创意的人。”这时的许冬玲眼睛里有光在闪,尽管她知道自己可能只是万千平凡的新媒体人中的一个,但是媒体的力量是很强大的,联系着万物,通过媒体,可以让自己变得不平凡,让自己有价值。

  从0到1,蜕变成长 

  2020年,学院成立信息传媒中心,成为第一任负责人,一切从零基础开始,零基础的团队、零基础的默契、零基础的粉丝。在这“0”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方式,培养新的团队,事情从开始的摸不着头脑,到开始借鉴加入自己的想法;从开始的什么都不懂,到现在的游刃有余。尽管在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有的人会吐槽,“太难、不懂、不会、太累、要求多等等”,万物的成长过程中,都不会是一帆风顺。有挫折才有成长,轻而易举的事情一定不会出彩的成果,也有的人会坚持,明白万事开头难,迎难而上有付出才有收获,选择了不放弃。一个人走的快,一群人才走的更远。

  经过磨砺,新媒体工作慢慢变得活泼有趣。完成一条推送、一张设计图、一个H5简约却不简单,作为一家之“主”,明白到了责任与担当,学会贵在坚持。慢慢地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开发自己的脑洞。摒弃浮躁,青春出彩。

  “每一个新媒体人都是完美主义和纠结症重度患者”,许冬玲这样评价自己,“而且我要对自己的每一篇推送负责,我不想给自己留下遗憾”。她自己第一次排版时,因为“不太友好”的编辑器,反复操作了很多遍,在手机上一遍遍预览效果,每个段落之间是否要空格,文字大小是否合适,多大的段间距读者读起来会舒服,文字的颜色是否适宜读者阅读?这些微小的细节都需要她反复尝试,仔细斟酌。就这样,半个小时的工作量被“无限”延长,她却一遍遍核对,预览的链接打开了一次又一次,修改了一遍又一遍。“但还好呀,正式推送出来后,看着后台留言、点赞和阅读量呼呼呼地上升的时候,我真的特别有成就感。而且改着改着就熟练了嘛,出推送又快又好都是从反复纠结练出来的。”

  就这样,许冬玲从一个新媒体小白一步步成长为官微掌门人。但尽管身为“掌门人”,很多事还要亲力亲为。学院官微平台的每一篇内容、每一个选题、每一个措辞、每一个标点都要揪着看,来回修改个十多回。就这样,一遍遍盯着电脑来回检查,直到终稿形成。她的热爱来源于财经学院,源自学院“德诚才精”的育人理念,这是一种财经人,一种媒体人的情怀。媒体人既是内容的制造者也是社会风向的引导者,有趣的内容可以引起读者的好奇,优质的内容能引起大家的共鸣,能在为大家传递一种正能量的同时,树立自己的正面形象。她知道自己承担着一种责任,一种向社会各界展示财经人形象、传播财经文化的责任。因为责任,因为热爱,她坚定了财经媒体人的路。

  用心设计,精心打造 

  作为一个媒体人,她清楚的知道新闻最重要的就是“时效性”,要紧跟“热点”,深夜昏昏欲睡时突然看到新闻素材,然后习惯的“秒醒”,翻出PAD记录内容对她来说早已习以为常。为了让全体学生通过新媒体平台随时随地学习和了解党史知识,从4月起每天更新一辑,每天必须坚持更新,直至100天,从资料收集到制作发布,为了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常常要提前数天准备,发布前甚至改到深夜。她曾开玩笑说:“科比曾经说过:‘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但我见过凌晨四点钟宿舍里的蚊帐”。

  媒体人都有钢铁般的意志。许冬玲负责学院2021毕业季“《印迹留夏》原创MV制作!”,接到任务时,只有三周的时间,临时接到任务的她马上就抛开一切,立刻行动起来,投身到工作中去。任何事情都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三月的广州,阴晴不定。第一次外拍的失败让我们吸取了不少教训,第一次外拍最大的失败就是进光量不足,焦距也调得不好,导致绝大部分的视频都拍不出效果,所以第二次外拍时,天气很好,我们把进光量调到最大,但是我们忽略了那天的天气状况,所以拍出来的视频的效果也不太好。“你可能不知道摄影师是需要上蹿下跳的,有些仰角镜头需要我跪着,甚至贴在地上举起相机,有些俯角当然是我站的越高越好,我要是能爬树我都想爬树了,”许冬玲讲着笑着,“因为演员不是专业的,动作、排列、表情都需要我自己一个一个亲自演示,一边磨合一边培养他们的镜头感”。来回几次,终于完成了拍摄任务,回办公室后和团队盯着电脑噼噼啪啪整理素材,再跟老师和师兄对接,调色、加画面效果,加文字效果,加特效。“这是我经历的故事,但是我想每一个做媒体的小伙伴也都是这么过来的,这不是孤军作战,我们相互支撑。”

  “一开始会有一点吃不消,但是后来你就习惯了,也不觉着累了”。她习惯在夜深人静时自己安静的改着推送,在寒风中抱着相机出去拍照。为了给文案找到合适的配图,即使天再冷也要咬紧牙关。重重的拍摄设备对于女孩子来说还是有些重量的,肩扛手提,素面朝天迎着冷风,而且拍照也不宜戴手套,拍到最后手指头都是红的,但出片的时候,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热爱与坚持 成就多彩人生 

  在信息传媒中心招新有个例行问题,她还是一个小朋友时被提问过,她也提问过新加入的小朋友,“学生工作和学习真的可兼得吗? ”。在这个问题的背后,许冬玲很庆幸在大学加入了学生组织,因为在学生会宣传部、信息传媒中心才不会让日子惶惶终日无所事事,才让她过得更加充实,在这里她发掘了自己的长处,学到了很多在书本和课堂里学不到的东西,开拓了视野,也是因为加入了学生组织才坚定了要“终生学习”的信念,因为她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觉得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积累的东西,有了更多的经验才能走得更远。

  也许一段时间后,当初加入组织的新鲜感已经消耗殆尽,可能也会觉得在日常的忙碌中迷失自我,有很多小伙伴会说“我累了,我想退出组织”“我要学习,我想退出组织”,其实在你选择了学生组织的那一天,就多了一份责任,今天的你可是要对你选择的组织负责的啊,同时也希望你们相信你的组织,你不让它失望,它也不会让你失望,学生干部不是不能好好学习,学生干部不是不务正业,学生干部可以把学习和工作同时做好!

  持之以恒,自我探索 

  “耐心、细心、用心”,是她一直坚持的原则,记得第一次参加工作例会的时候,指导老师说“做新媒体工作就是要学会‘坐冷板凳’,要是有一天能把这个板凳坐‘热’了,你就成功了。”,她把这段话记在了心里,一步步成长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从零开始,不断历练,不断学习。加不完的夜班,看不完的素材,跑不完的采编,所以就算再文思枯竭,也绝不敷衍。反复修改几十遍,觉得要对得起自己的热爱与选择。她始终保持着耐心,出色地完成说有任务。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她通过实践、反馈、再实践。2021年,通过“展翅计划”,在团广东省委大数据与新媒体中心见习,负责青少年服务平台运营;带领团队参与广东保利城市发展有限公司《唱支山歌给党听》视频、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政府龙洞街道办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教育电视片》党员主题教育宣传片、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我们都是追梦人》视频、广州市天河区消防大队各类宣传片等拍摄制作。即将毕业的她,通过校内创业项目立项,创立高能文化传播工作室,并与字节跳动及广东省行业协会联合会建立合作关系。

  “其实,我觉得大学的旅程就是一个不断探索自己的可能性,不断学习和实践的地方。通过不同的尝试,渐渐明白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的兴趣点和想从事的行业是什么。不轻易言败。成功不在于坚持了多久,而在于能否继续坚持。”

责任编辑: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