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中青校园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奉献精神的传承与传播:从“手绘开山岛”到“苦楝花再开”

发稿时间:2023-05-21 15:48:00 来源: 南京晨报

  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为了引导广大学生筑牢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艰苦奋斗精神,自2019年起,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师生坚持每年来岛调研,坚持把“思政课”开设在岛上,用艺术的语言传承爱国奉献精神,讲好守岛卫国故事。

  《荀子·王制》曰: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意思是只有遵守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才能有所收获。南艺设计学院对开山岛爱国奉献精神的感知、感想、感悟、感行,在四季变化的洗礼与积淀下,越发深沉和永恒。

  2019年,春耕。

  从南京艺术学院到开山岛有三百多公里,王仕花阿姨和她的“老王”(指王继才)守岛32年的故事从上车的那一刻便已正式开始。从耳听到眼见,开山岛上岁月的痕迹让同行的师生们真切地感受到滚烫的人生、炽热的情感、朴实的人物、坚毅的品格和坚定的信仰,也第一次聆听到了王仕花阿姨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守岛故事。设计学院的师生们用百花齐放的艺术形式举办了“手绘开山岛”成果展,通过绘制开山岛、脸萌和模型、短视频等方式转译守岛32年背后的坚定信仰和爱国奉献精神,部分展览成果被开山岛上的“王继才事迹陈列馆”永久收藏。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王仕花受聘为“南京艺术学院校外辅导员”。第一次接触开山岛,设计学院每一位师生心中都默默埋下了一颗名叫“爱国”的种子,矢志不渝,生生不息。

  2021年,夏耘。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阻挡了设计学院师生们再次前往开山岛学习的步伐,但并没有阻挡他们再次登岛的热情和决心。师生们积极准备、认真策划、精心组织,于2021年4月再次登上了开山岛,在岛上揭牌了“‘继才’党员之家”,并将它挂在学院鼓舞并激励着过往的师生。该院以开山岛为教育主题,把思政教育、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紧密结合起来,举办了“苦楝花开”主题成果展。师生们通过平面设计、文创、绘本、MV等多种艺术创作形式转译爱国奉献精神,让更多的人知道时代楷模32年如一日的精神是熬得起、耐得住的坚持不懈;是爱岗敬业、舍家为国的无私奉献;是迎难而上、敢作敢为的艰苦奋斗。活动获得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赞扬。再登开山岛,就像他们从开山岛带回来的苦楝树一样,已然在每一位师生心中破土发芽,万木争荣,群芳吐绿。

  2022年,秋收。

  2022年恰逢开山岛所属的灌云县110周年县庆,受灌云县委宣传部的邀请,设计学院师生代表再次来到了开山岛。为了讲好灌云故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助力特色产业发展,在调研了多家企业后,师生团队结合灌云的文化基因、特色产业,设计了系列IP、文创衍生品,进一步深化了校地合作和协同育人的可能性。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征途上又迈了一大步。通过广泛交流,南京艺术学院和灌云县委宣传部就进一步围绕宣扬开山岛爱国奉献精神以及做好“开山文创”主题作品的设计与展示上达成多项合作共识。三登开山岛,让师生们感受到了“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使命,特别是开山岛设计作品展的成功,更加坚定了他们用艺术的语言去讲好开山岛故事的坚强决心和坚实信心。

  2023年,冬藏。

  当船靠近开山岛,再一次看见不远处笑靥如花挥着手的王阿姨,设计学院的师生们还是会热泪盈眶。每次来到开山岛,王阿姨都特别开心,用满腔热情支持配合师生们完成各项艺术创作。伴随着庄严的国歌、重温着入党誓词以及《苦楝花再开》微视频的拍摄,他们化为一个个爱国奉献的“守岛人”。王阿姨说,老王与她只是一对守住了自己职责的平凡人,老王守着岛,而她守着老王,现在她会接过老王的誓言直到守不动为止。这一次,师生们要把王继才夫妇32年如一日的爱国奉献精神坚定地传播下去,传播开来。让更多人知道,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有这样一座小岛,有这样一段不平凡的故事。四登开山岛,师生们和王阿姨之间多了一份约定,相约要让王阿姨的宣讲以及他们对于开山岛的热忱,通过更多艺术形式和语言予以展现,让更多的人了解开山岛的故事,了解爱国奉献精神,生动讲好中国故事,代代相传,历久弥坚。

  作为第一家登岛的高校,也是登岛次数最多的高校,南艺设计学院对开山岛的热忱最深。四行开山岛,就如同苦楝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全生长过程。以王继才、王仕花为代表,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胸怀祖国、心系国防的爱国情怀,爱岗敬业、舍家为国的奉献精神,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奋斗品质,为平凡岗位、平凡人生的大众树立起不平凡事迹的学习标杆。

  设计学院开山岛系列主题活动已硕果累累,但传承爱国奉献精神的时代使命依旧在路上。新时代新征程中,设计学院将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弘扬时代精神、讲好开山岛故事。以“两城”为核心,通过“五进”方式,在省内省外、国内国外,线上线下,多维度、立体式地推广爱国奉献精神,做爱国奉献精神的坚定传承者与积极传播者。

责任编辑: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