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中青校园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青春的脉搏永远与祖国同频共振

发稿时间:2025-05-03 10:56: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西藏山南军分区某边防团与清华大学党委武装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展“迎进来,走出去”国防教育活动,通过革命前辈的后代、边防连队指导员与青年学子对话,让红色血脉代代传承。

   

  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应清华大学邀请,开国元勋罗荣桓之女罗北捷、开国将军曾雍雅之女曾莹,与西藏山南军分区某边防连指导员陈治杰齐聚清华园。他们登上讲台,面向300余名清华学子,分享各自的成长经历。

  罗北捷娓娓道来:“父亲时常教导我,绝不能躺在父辈的功劳簿上坐享其成,凡事都得依靠自己的努力,要始终怀揣为人民多做有益之事的心愿。这些年来,我始终将父亲的教诲铭记于心,在医疗岗位上默默坚守了40余载,全身心地投入到医疗工作当中。”她的精彩讲述,赢得了台下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一堂别具意义的国防教育课,恰似一座桥梁,连接起三代人的心灵,引发深深的共鸣。

  “电影《诱狼》中,抗日勇士们前赴后继、英勇杀敌的场景,令人热血沸腾。”曾莹满怀深情地讲述着,“这部电影是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时,由我担任监制制作完成的。它生动展现了黄土岭战役中,父亲巧妙舍身作饵,凭借非凡的智慧,诱使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及其所属部队进入我军精心布置的包围圈,最终将其全歼的事迹。”

  曾莹生动的讲述让台下师生仿佛身临其境,清华学生乔月池感慨说:“以往在书本上反复读过很多遍的历史,都比不上此刻亲临现场聆听的震撼人心。”

  在清华大学课堂上,指导员陈治杰播放了一段巡逻视频。画面中,边防官兵在齐膝深积雪的陡坡上手脚并用,艰难而又坚定地前行。当画面定格在边防官兵那一双双粗糙黝黑的手上时,全场人员都被深深触动了。

  “我们巡逻的许多路段地势极为险峻,常常需要手脚并用,一点点攀爬挪动。可以说,官兵们的双手,丈量过祖国的边防线,也稳稳地托举起了边疆的和平安宁。”陈治杰话音刚落,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边防军人不怕牺牲绝不是一句口号,自单位组建以来,已有52名烈士将自己宝贵的生命永远定格在雪域高原。该团第八任团长高明诚为勘探道路,因突发疾病牺牲在雪山上;该团原汽车队队长胡永飞在带车坠崖后为救战友被巨石砸中牺牲;该团吉布哨所哨长苏万飞为抢救侦观器材坠崖牺牲。一代代边防官兵接续完成了守卫边防的历史使命,他们用实际行动一再证明:精神的高度永远高于海拔的高度。”陈治杰的深情讲述,让台下师生深受触动。

   

  陈治杰讲述的故事,清华学生项梓纭并不陌生。今年年初,他与9名清华师生以“青春界碑·国土边防”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走进了这个连队,亲身体验了军营生活。

  这个边防连于2006年被原成都军区授予“卫国戍边模范连”荣誉称号,连队哨所也曾被上级表彰为“耳聪目明观察哨”。在这个哨所中,大学生士兵康厚宏入伍前就读于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受参加过进军西藏、解放西藏任务的爷爷康纪芝影响,他毅然报名参军,并主动申请到边疆高海拔地区服役。下连不久,他又主动要求前往哨所,成为一名戍边战士。

  戍守边防20多年的团领导也跟随师生们来到哨所,他讲述了自己早年的戍边经历:“回想20多年前,那是我第一次在边防过年,那时候条件艰苦,用罐头、海带、萝卜干、黄豆拼成一桌年夜饭,当时没有电,我们在煤油灯光里,每人轮流唱一首歌,就算是过了年。如今,边防条件极大改善,大家都看到了,哨所通了长明电,有了网络信号,哨楼里有电视机,哨所官兵过年也能看春晚,哨所年夜饭菜品丰富,官兵们能吃上新鲜瓜果。生活条件更好了,官兵们工作劲头更足了。”

  “俯瞰万里山河,壮丽无比,无论南北,皆是我们深爱的故乡。守护万家灯火的平安,我们不问西东。高原的风雪,会永远铭记每一名战士的忠诚,向你们致敬!”那时,聆听了边防官兵的讲述后,项梓纭深受触动,回到学校,他便给该连官兵写了一封信,信中的肺腑之言也深深感动了每一名官兵。

  清华学生项梓纭是一名退役军人,服役期间曾获第一届全军科技素养知识竞赛一等奖、第六届全军军事建模竞赛二等奖,并荣立三等功一次。这次国防教育活动中,指导员陈治杰的生动讲述让他备受鼓舞,也让他更加坚定了报效祖国的决心。

  “作为一名学生,我要更加勤奋刻苦地学习,期望有朝一日能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祖国的边防建设贡献一份力量。”项梓纭说。

  活动接近尾声,陈治杰深情寄语:“你们是祖国的栋梁之才,我们是驻守边疆的忠诚卫士,无论身处何方,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卫祖国、建设祖国。家国情怀,是青春最鲜亮的底色,我们的青春,永远与祖国的脉搏同频共振,紧紧相依,永不分离!”

   

  “在海拔4000多米的雪域高原,含氧量不足平原的50%,冬季气温低至零下30摄氏度。无论环境多么恶劣,边防官兵都会按时踏上巡逻路,用双脚丈量祖国的边防线……”

  在军博报告厅,来自北京市的300余名中小学生凝视大屏幕——冰封的睫毛、悬崖边的巡逻路、战士挽手蹚冰河的镜头,雪域边关的坚守在这里具象化了。

  陈治杰分享了自己在边防的经历:“冬日巡边,气温低至零下30摄氏度,巡逻路上积雪深厚,狂风卷着雪花拍打脸庞,几乎让人睁不开眼。但即便如此,没有一个人退缩,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身后就是祖国和人民。”

  军博主持人还组织了互动环节,学生们争相提问。一名小学生问:“叔叔,你们守在那么远的地方,会想家吗?”陈治杰回答说:“当然想家,可是我们知道,只有守护好大家,才能有我们的小家。”

  北京市通州区玉桥中学学生王灏睿激动地说:“以前只在课本中和电视上了解到军人,通过今天的交流对话,我深刻感受到了国防的重要意义,我以后也要参军入伍,像叔叔们一样保护祖国。”

  陈治杰说,这堂国防教育课,不仅传授了知识,更是让从军报国的信念在孩子们心里生根发芽。

  活动尾声,全场齐声高唱《歌唱祖国》,激昂的歌声在报告厅内久久回荡。

  李国涛 黄冠 李学文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