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中青校园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西华大学
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新路

发稿时间:2025-05-25 10:06:00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党和国家近期对教育数字化的一系列重要部署,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描绘了清晰蓝图,也为地方高校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突破传统信息化建设的局限,实现从“工具赋能”到“生态重构”的转型跃迁指明了方向。西华大学以“全光网络筑基、数据中台通脉、AGI数智赋能”,探索出一条基础设施升级、数据价值释放、创新场景突破、数智生态重塑的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径。

  全光筑基:新型信息化基座支撑数字化转型

  面对多校区协同发展、教学科研需求激增的挑战,西华大学确立“网络先行、全域覆盖”的建设理念,构建起“云—边—端”协同的新型基座。采用以太全光网络技术,实现教学区万兆入室、办公区千兆到桌的接入能力;动态调配带宽资源,满足教学直播、虚拟仿真等场景的高并发需求。部署新一代无线网络,通过智能漫游与信号优化消除传统校园网络覆盖盲区,移动终端接入效率提升显著。校园一体的全光网络带来“安全、便捷、高效”的全新接入体验,入选中国建筑业协会《智慧园区以太全光网络建设技术规程》一类案例(全国十项),有力支撑学校数字化转型发展。

  中台通脉:数据贯通治理驱动业务协同改革

  以数据中台为抓手,打通部门信息壁垒,强化数据开放共享。全面接入各个核心业务数据源,贯通全校各类应用系统,整合教务、科研、人事、资产、财务等业务系统数据,汇集数据超13亿条。持续加强数据制度建设,明确数据标准规范,建立数据字典和溯源图谱,推动实现“一数一源”;明确数据权责机制,实现数据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数据安全管控。进一步挖掘数据价值,持续推进数据分析、集成和应用,基于中台高性能数据仓库,建立教育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12个主题的数据分析模型,并创新结合数字孪生进行互动式的数据可视化呈现,为学校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助力打造数字化“新治理”模式。

  数智赋能:智汇支持开启教学科研管理新篇

  深化人工智能技术与学校业务融合,先后上线DeepSeek满血版大模型、发布“西华大智汇”AI智能体应用平台,实现问答即服务,为全校各业务部门、学院以及师生个人提供智能体定制开发与部署,助力教学、科研、管理三大核心领域的智慧升级。打造教育教学智能体,构建覆盖全校课程的动态知识图谱,跟踪学生学习行为,生成个性化学习路径;构建科研辅助智能体,系统整合教师研究方向和成果等数据,提供科研协作与资源优化建议;建设业务管理智能体,整合学校各级各类文件制度,驱动业务流程优化重构,为师生办理事务提供便利,提升办学治校效能。

  “三三三”框架下高校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径

  西华大学的数字化转型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建设过程中形成数字化转型的“三全发展”理念、“三项转变”路径、“三类创新”效应——“三三三”框架,将持续指导学校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一是坚持“三全发展”理念的战略规划:构建“云—边—端”协同的智能基础设施的全域覆盖,实现数据从采集到应用的闭环管理的全链贯通,建立师生共创的数字化创新机制的全员参与。二是把握“三项转变”的实施路径:从硬件投入向生态构建转变,从流程优化向模式创新转变,从技术驱动向价值创造转变。三是形成“三类创新”效应:达成信息化投入产出比的乘数效应,带动学校数字化整体水平提升的溢出效应,形成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示范效应。

  通过构建“全光筑基—中台通脉—数智赋能”的融合创新生态,让全光网络连接知识节点,让数据中台滋养创新土壤,让数智赋能教学科研实现更多可能,为地方高校数字化转型发展贡献了西华智慧、提供了可参考的“西华路径”。

  (徐雷 李兆延 游佳 赵飞宇)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