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中青校园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思想灯塔引航 场馆铸魂育人

发稿时间:2025-06-30 09:23:00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创新“大思政”育人格局,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关键举措。广州工商学院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创建“德学引领、五进育人、八馆浸润、十方协同”的“大思政”育人格局,于2024年5月建成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该基地集思政教育理论、方法创新举措、“五育”并举实践、特色成果展示于一体,以多维感知、实景感悟、声光交互等方式实现学习教育、实践体验、培训提升、交流借鉴等多元功能,旨在全面深入地提升领导干部、师生员工思政教育的获得感和实效性。

  凝特色

  塑造“大思政”育人新格局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只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才能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为此,学校紧密结合民办教育特点,提出“以德为行,以学为上”的教育理念,开展“进课室勤奋学习、进图书馆博览群书、进实验实训室提升技能、进体育场馆强健体魄、进社会丰富阅历”的“五进”教育实践活动,打造“场馆里的思政”,搭建“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十大育人体系,创建了特色鲜明的“德学引领、五进育人、八馆浸润、十方协同”的“大思政”育人新格局。

  为完善学校“大思政”育人体系的实践平台,学校继在佛山校区建设了新时代党员讲习所、德学成果展厅、全国思政课教学能手名师工作室、骨干辅导员工作室、网络文化示范工作室等七个思政教育场馆之后,进一步总结经验,凝练特色,在广州校区倾心打造了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形成“三室五馆”八大场馆育人平台,建设总投资近千万元,共同构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政教育矩阵,为师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实践体验舞台。

  扩平台

  打造思政实践教育基地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作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全面提升师生思政素质、深化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而倾力打造的。基地以展区为教室、以展品为教材、以互动为纽带、以科技为桥梁,助力师生深刻领悟思政教育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从而提高了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基地以“思想之光 奋进之路”为主题,寓意师生以思想光芒为指引,照亮奋斗进取之路。以“光”与“路”为设计理念,精心规划了6个展区,每个展区都承载着明确的教育功能和意义。

  第一部分 启航之路——悟思想踏征程。该展区聚焦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刻论述,以及国家颁布的一系列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性文件,旨在明确思政教育的目标、意义和要求,引领全校师生统一思想、凝心聚力。

  第二部分 明理之路——立正心养浩气。此展区着重阐述思政教育的五大核心内容——坚定信念、端正“三观”、崇德向善、遵纪守法、润心导行,旨在帮助师生明确思政教育核心内容及实践路径。该展区还设置了多个多功能电子屏和飞屏数据库查询终端,通过互联网实时更新数据,提供思政教育的全新动态与资源。

  第三部分 开拓之路——合纵横育新人。此展区重点展示协同推进“课程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十大育人工作的方法和措施,其中有学校多年探索凝练出来的创新做法,也有前沿研究较为科学的实施手段供师生学习掌握。该展区还特别呈现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创建的“五力共振·四一协同”的“大思政课”建设新模式,鼓励师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

  第四部分 荣光之路——育桃李结华实。此展区创新性设置了瀑布柱状屏幕,重点展示学校在思政教育方面所取得的宝贵经验与丰硕成果。展区生动呈现了学校在多个维度的出色表现。屏幕上,荣获全国英语大赛金奖的学生是学校国际化视野与人才培养质量的缩影;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铜奖的学生团队,以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展现了青年学子的无限潜力与创造力;荣获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奖的教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思政课的魅力与价值,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思想的引路人。学校希望通过这些鲜活的人物,激发师生的荣誉感和进取心,鼓励他们以榜样为“镜”,不断追求卓越、勇攀高峰。

  第五部分 践履之路——融“五育”善躬行。此展区呈现了学校将“五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成效。如音乐学院师生通过唱响红歌,增强红色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让红色文化在校园内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展区还设有动感单车体验区,骑行时,屏幕上会播放学校“五育”并举的生动画面。这一设计旨在让学生深刻体悟全面成长需付诸行动,既要脚踏实地,又要目标明确、勇毅前行。

  第六部分 回响之路——铭嘱托勇奋进。此展区作为尾声部分,主要展示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青年人的寄语,激励师生铭记嘱托,以梦为马,追求卓越。该展区还设置互动答题和大数据调查设备,以此检验师生场馆学习体验成效并推动学校思政教育各项举措创新及后续展馆的建设完善。

  引航向

  助力师生规划成长蓝图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是提升师生员工政治思想素质、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筑牢师生思想基础、增强使命担当的重要平台。

  对于领导干部和教职员工,基地通过阐述深厚理论、展出丰富史料、剖析经典案例,帮助他们深刻理解思政教育的重大意义,明确其内涵本质。同时,通过展示一系列成功的教育方法和实践经验,为他们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引导他们掌握有效开展思政教育的方法与技巧,促进学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进一步提升。

  在学生层面,基地侧重于引导学生认识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明确个人成长的方向与目标。通过展示优秀学生的事迹与成就,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鼓励他们向榜样看齐,不断追求自我提升与完善。此外,基地还通过互动体验、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从而深刻领会思政教育的精髓与价值,明确未来努力方向。

  作为广东省高校思政课区域协同创新中心(广州工商学院),学校一方面积极拓展合作网络,与多所高校及机构携手开展思政教育研究与实践活动,并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为师生搭建起拓宽视野、提升素养的桥梁;另一方面,打造的重要活动平台——思政教育基地,自开放后,吸引广东省内外大批师生参观学习,并获得北京大学等高校授牌为实践基地,有力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该平台深度融合教学、研究与实践,为思政教育改革创新提供坚实支撑,推动学校教师主持的“‘心源绿洲’园艺育心在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应用初探”“人工智能视域下粤港澳大湾区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研究”等课题,分别获评国家教育部门辅导员专项、思政课教师专项立项,以创新实践成果赋能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

  优课堂

  拓展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

  广州工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同时也是学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教师们利用场景再现的方式,引导学生将课堂上的抽象理论与基地的生动体验紧密结合,让思政课教学充满活力。在基地的实践课堂上,师生们演绎的一场场别开生面的“红色南粤、乡村振兴、工匠精神”等精彩故事,不仅让学生们对红色文化等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更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了思政教育的真谛。

  学校还充分利用“新时代党员讲习所”“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花都祠堂文化研究会”等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每学期组织学生代表入馆实践,深化对课程理论的理解,传承红色文化,实现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增强了思政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依托思政教育基地,学校在思政教学上奋发而为,成效显著。学校教师荣获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广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二、三等奖,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广东省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二等奖,广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二、三等奖,广东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广东省高校美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等奖项。“德学引领 五进育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荣获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教师指导学生获第八届“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三等奖、广东省普通高校和高中阶段学校军事理论知识竞赛冠军、广东省学生军事训练营活动本科组团体二等奖等。

  未来,广州工商学院将以思政教育基地为重要抓手,通过持续加强基地硬件设施建设,提升软件服务水平,创新教育内容形式,让思政教育更加贴近师生实际、深入人心,从而充分发挥好思政教育的铸魂育人功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谭全 周静 雷保锋)

责任编辑: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