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5日,来自台湾的球员林奕帆在平潭垒球馆打垒球比赛。主办方供图
“去银川骑骆驼,在南京逛梧桐大道,吃福安拌面……”回忆打棒垒球以来的见闻,台湾球员林奕帆津津乐道。他感谢棒垒球把自己带到了祖国大陆的许多地方。
因为参加此次2025海峡两岸暨港澳大学生棒垒球文化交流活动,林奕帆又一次来到了福建平潭。他感慨,“在68海里景区,看到‘祖国大陆距离台湾岛最近的地方’的标识牌,真的觉得两岸的距离好近”。林奕帆不禁遐想,“要是平潭与台湾有座桥相连就好了”。
和很多台湾年轻人一样,林奕帆也是从小就受到棒垒球运动的熏陶。他在小学时接触到垒球,初中时则彻底爱上了慢投垒球。从此,垒球场上常有他的身影,一次次挥棒,一次次跑垒,大汗淋漓,乐在其中。
垒球给年少的林奕帆带来了无限快乐,也帮助他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以前个性比较冲,但垒球教会我冷静、沟通与坚持。”林奕帆回忆起自己曾在大一时遭遇垒球低谷期。因竞争激烈,状态低迷,那时的他甚至想过逃离球场。“但低潮不会永远持续”,林奕帆不断地调适自己的状态,终于在场上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位置。之后,他进入了学校慢投垒球队,在台湾高校的比赛中多次荣获“打击奖”。这也是他至今都引以为傲的人生荣耀。“朋友们到现在还会经常说起这件事,家人聚会时也常常提及。”林奕帆笑着说。
今年上半年,林奕帆利用节假日在福建省福安市兼职担任棒垒球教练。通过教授棒垒球,他让一些福安的孩子或对这项运动产生了浓厚兴趣,或提升了运动技能,甚至有学生以棒垒球特长考入心仪的高中,这让林奕帆特别自豪。“棒垒球运动不一定需要成为专业的运动员,”林奕帆说,“但它可以在生活上给予我们不一样的收获”。
“在福安我还认识了许多大陆的朋友”。林奕帆兴奋地介绍,“这次来平潭参赛,我也和许多老朋友约好了相聚。”
因为参加棒垒球比赛和活动,林奕帆去过大陆的许多地方,诸如南京的玄武湖、宁夏的沙漠,都给林奕帆留下了深刻印象。最近,林奕帆迷上了新疆,他说,想和女朋友一起去看看赛里木湖的果冻海。
林奕帆目前读研二,他对毕业之后的工作规划已经有所考虑。他说自己有可能会留在台湾工作,也可能因为曾在福建兼任棒垒球教练的经历,让他考虑申请在平潭的教师岗位。
“如果把人生比作慢投垒球赛,我现在正跑向二垒,还在拼搏。”至于林奕帆眼中的“本垒”,是个很实在的目标:家庭美满,事业成功。他相信,棒垒球已经为他的“跑垒”,拓宽了道路。
福建理工大学 姚奕如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10月31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