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中青校园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学霸情侣:探物究理铸前路,携手同进共揽星

发稿时间:2022-05-05 11:52: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王雪纯,中共党员,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2018级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生,现保研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篇,获国家奖学金,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一等奖,获山东省优秀学生、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山东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校级优秀共青团员,学业和各类特长奖学金等十余项荣誉。

  于淦,中共党员,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2018级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生,现保研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篇、合作申请发明专利1项(审查中)。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二等奖(队长)。山东省优秀毕业生,连续三年获得山东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校级优秀共青团员,获学业和各类特长奖学金等多项奖项。

  作为一对"学霸情侣",王雪纯与于淦在优异的科研成就之下,是他们日复一日的踏实进取,也是相伴相知的携手共进。"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他们在彼此的人生路上交相辉映,书写了绮丽的青春诗篇。这对珠联璧合的优秀情侣之间,经历了怎样的故事呢?

  初入科研振雏翅,师友关怀常催随

  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山东大学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施行"特色双选"本科生导师制,浓厚的科研氛围集合山东大学的学术优势,引领着他们踏入科研的沧海碧波。师从张鹏老师与吕英波老师,他们在各自感兴趣的前沿领域开展科研工作,并以此为起点,开启了长达四年"闻天逐日·探物究理"的征途。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艰深的应用物理学科,复杂的前沿理论,对于初入校园的于淦和王雪纯,无疑是巨大的挑战。王雪纯的第一志愿并不是应用物理,大一时也因涉及不擅长的领域而迷茫,于淦也曾困于数学陷入瓶颈。但未知与挑战从来都是他们激流勇进的强大动力,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不懈求索、专注本心,他们以研促学,在挑战艰深领域的同时推进基础课程的巩固与补充,为专业学习补充动力;他们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挑战杯竞赛,双双斩获国家级奖项,为自己本科阶段的科研之旅提交满意答卷。

  谈起自己发表SCI论文的经历,王雪纯和于淦谦虚地表示,一路行来,是个人努力、师长帮助还有团队成员间的通力合作,使得他们的作品在层层打磨中日臻完善。他们分享道,只依靠自己非常容易陷入困境与误区,论文的成功发表离不开老师的倾囊相授,要善于总结思考问题、明确个人目标,并勇于向师长提问。

  科研道路上,同行者的一路扶持是让人感到幸福的力量。学长学姐们的帮扶与关怀使王雪纯和于淦倍感温暖,因此他们也热诚地给予学弟学妹帮助,让温暖得以延续。项目筹备期间,王雪纯与其他团队成员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对彼此的任务提出提议,共同攻坚克难。而于淦担任着参赛队伍的队长,作为组织者,他在团队活动的组织和统筹上花费的心力更多。他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凝心聚力,"我在项目前期像是一个服务者,为学弟学妹们扫清障碍,兜底保障,在后期,更像一个带动气氛的'吉祥物',放手让队员们锻炼。"

  王雪纯和于淦在师友助力下,日夜兼程地走在科研道路上,收获了鲜花和掌声,但始终清醒而上进。他们认为,"自己取得的成果是努力和运气的双重产物,而评价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不止一条赛道。"同学们在各自的领域有各自的付出,而两人也将专注自己的赛道,继续努力进取。

(图为王雪纯所在"冰相与氢键"课题组)

(图为于淦所在"钙钛矿材料能带调控机理的研究"课题组)

  海约山盟金秋节,并肩同行玛珈苑

  褪去加诸于身的光环,他们的缘起同校园内寻常情侣一样,怀有初入大学的青年男女特有的热情与好奇,在尚未见面时开始期待,在相遇之时怦然心动,在分享和交谈中加深欣赏,伴随着海浪声中的一句承诺,自此之后的四年求学生涯,他们成为了彼此生命中最明媚的颜色。

  在互相评价时,于淦称:"在行事中,雪纯相比我更为果断,行动力超群,想到什么就能马上着手去干,而我更侧重'谋定而后动',因此有点'优柔寡断'。"王雪纯则非常欣赏于淦的"顾全大局"。他们在性格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也为他们之间的相处创造了无限可能,在陪伴中他们接触并理解与自己未曾体验过的生活模式,而他们共有的积极向上,也让他们更有乐趣探索这些"不同"中蕴含的小小惊喜。思维的相异往往带来观点的碰撞,而王雪纯和于淦也并不会轻易动摇自己的想法,当分歧产生时,他们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同样的解决措施:正视矛盾、解决矛盾。沟通、协商、磨合,他们在长久的相处中适应彼此的存在,理解彼此坚持的意义,实现心与心的通达。

  而在学业上,二人的学习习惯和学业特长也存在差异,他们选择在自我学习中"扬长避短",在交流学习中"取长补短"。王雪纯的成绩在年级中名列前茅,有着扎实的数理基础,而于淦喜欢"格物致知",有着较强的归纳总结能力。每当于淦面对数学公式毫无头绪时,王雪纯会拿出纸笔带着他一遍遍地耐心推导,直到最终融会贯通;而每当王雪纯遇到晦涩抽象物理概念时,于淦会以通俗的语言,贴近生活的例子多方位解析,帮助她释怀内心的沮丧与挫败。他们在帮助彼此完善的同时巩固了自身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系在彼此身上的责任,让他们成为同担风雨的共同体,他们在结伴前进的路途中,找寻到更好的自我。

  相知相伴长相携,共克科研新艰险

  王雪纯和于淦用三组词概括两人相伴的四年:携手共进,破风踏浪,顶峰相见。于淦说,自己实验繁忙的时刻,王雪纯总会在为他买的盒饭里加上一根纯肉肠,他也始终难以忘怀她为自己补习量子力学的耐心与温柔。王雪纯说,自己本不擅运动,也被热爱骑行的于淦鼓舞,二人骑车穿行于威海起起伏伏的大道小巷。两情久长,不仅朝朝暮暮。王雪纯和于淦始终坚持"顺其自然",从不刻意追求"同进同出"的陪伴,在他们看来,给对方留足空间发展自己,用距离带来新鲜感,是他们的情感"持续保鲜"的诀窍。从学院到食堂,于玛珈山的山路上下,他们的每一次奔赴都承载了坚定无比的信任与依靠。他们是伴侣,更是战友,是志存高远的逐梦人,他们将目标树于山巅之上,又将彼此写进未来规划中。

  提起未来,王雪纯和于淦踌躇满志,期待着继续深造,共攀科研高峰。王雪纯在和另一高校合作的研究中,已经初步接触到了催化与燃料电池方面的研究前沿。于淦则致力于研究超导和拓扑材料;拓宽零电阻导体在生活生产科研中的应用,推动容错量子计算发展--他们正在慢慢步进自己最初的祈愿:为国家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科研的日子里,两人和实验室相伴,研究生的日子压力骤增,两人和优秀的科研人才相接触,任务难度拔高,环境比本科阶段紧张许多。玛珈山风和威海之波,校园中的笑语往来,时常给他们怀念和安慰。两人的优秀使他们得以站在同一平台,将两人的生活相接。

  "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 王雪纯和于淦曾于挑战杯期间代表各自的队伍外出学习,共同在济南增长学术经验,如今,他们也将一同进入中国科学科技大学国际功能材料量子设计中心,在大课题组下一起工作。清秋时分,他们走向新的科研战场,而今盛夏将至,他们目行千里,依旧步履稳健。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他们在探物究理中携手并肩,别样浪漫,相信王雪纯和于淦会实现自己的科研愿景,摘到心中的那颗星。

责任编辑: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