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第十二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在北京首钢园圆满落幕。本届博览会上,出版融合、古籍数字化及知识服务等领域的各类前沿技术应用让人目不暇接,集中呈现出数字出版融合发展的新应用、新成果。
科技助推数字出版新升级
本届博览会共设置出版融合创新、古籍数字化、数字教育等多个展区。不少参展机构创新内容呈现方式,通过沉浸式、交互式数字内容打造数字出版矩阵,增强知识文化服务能力。
展厅内一块长25米、高3.5米的大屏幕上,精美的长城图卷吸引了不少目光。这部时长5分钟的数字影片以13幅全景手绘画卷为基础制作,还原了齐桓公伐楚、秦始皇筑长城、白登之围、山海关大战等十余个重要历史事件,生动再现出中国长城2000余年的沧桑变迁,现场观众得以沉浸式体验中国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
在知识服务展区,一款使用“纸屏”创新技术的思维机引发观众驻足体验。用手点击卡纸上的图案或文字,就能触发相应的互动音效,无论是火车从轨道上驶过还是飞机引擎的轰鸣声,都营造了沉浸式的内容体验场景;在一块iPad屏幕上,正在播放的少儿科普视频里,精美的3D动画高精度还原太阳系天体运行规律,不少现场观众表示:“很羡慕现在的小朋友可以接触到大量优质的内容资源,从小就有机会建立广阔的认知水平和能力”。
这些内容产品来自参展商斑马儿童科教集团,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斑马持续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精良动画制作等优势,向儿童提供系统、专业、科技的数字内容,已形成包括斑马App、斑马百科、小斑斑月龄盒、斑马玩教具、斑马童书等在内的数字内容体系。
由中国外文局展出的,中国首个国际传播领域聚焦元宇宙技术变革与应用的开放平台也在此次大会上面向公众开放。据了解,下一步,了解中国国情又拥有多语言对话能力的数字研究员“小元”也将面向全球青少年用户开放。
数字内容发展迎来新机遇
博览会主论坛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发布了《2021-2022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依然展现出强劲发展实力,整体规模全年达12762.64亿元,比上年增加8.33%。
报告指出,当前数字内容产业将在多个领域迎来发展拐点:“随着用户对知识内容的权威性、专业性、精准性有了更高要求,对知识内容价值也有了基本的判断力,在知识付费产品的消费上不仅仅看重创作者自身的品牌和影响力,更看重其知识内容本身的价值”。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数字技术深入融合发展,用户对数字内容服务机构提出更高要求,也将推动数字内容产业的整体优化升级。“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新机遇,我们会始终坚持将内容研发、技术优势与数字内容发展相结合,持续做优、做强数字内容产品。”斑马相关负责人表示。
公开信息显示,本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以“再出发,创未来”为主题,通过报告发布、展览展示、设置论坛等多种活动,吸引了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中文在线、斑马等数十家报刊出版机构、数字内容和技术服务商参展,展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AR、VR等前沿技术在数字出版行业各环节、各领域的融合应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