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中青校园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高等教育变革的国际趋向

发稿时间:2024-09-05 10:45:00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等教育承载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功能,在回应全球挑战、破解时代难题、推进人类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而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增强竞争优势的关键领域。不少国家推动本国高等教育变革,培育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以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强化人才培养布局

  服务国家自身发展

  在人才竞争愈加激烈的今天,不断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对此,不仅要考虑劳动力人口的高等教育受教育规模,还需要培养更多能够活跃于国际社会的全球性人才。

  2024年2月,澳大利亚政府发布《澳大利亚大学协议最终报告》,试图为高等教育部门制定长期改革计划,以满足澳大利亚未来的技能需求。该协议提出,到2050年将澳大利亚劳动力人口的高等教育受教育率由当前的60%提高到80%以上,将25至34岁接受大学教育的人口比例由45%提高到55%。

  2024年6月,德国教育部长会议批准了新的大学国际化战略,旨在通过发挥大学作为国际流动的引擎作用、完善相关法律和结构框架、加强欧洲高等教育区内部以及与“全球南方”民主国家的密切合作、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国际教育交流和合作,提高2024—2034年德国大学应对新技术变革、政治发展不稳定和日益增加的全球风险的能力。

  为培养活跃于国际社会的全球性人才和强化大学教育的全球影响力,日本文部科学省自2011年开始实施和充实“大学的世界展开力强化事业”战略。截至目前,“大学的世界展开力强化事业”战略共立项197件,与中国、韩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高校保持合作,意图构建全球协作型高等教育网络,以实现全球性人才培养和科研攻关。

  推动发展模式变革

  提高大学研究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数字化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进,社会发展出现了“跳跃式”变化。传统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无法满足当下和未来社会的发展,因而越来越多的国家制定推动大学发展模式变革计划,期望以此为大学自身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水”。

  为打破当前学科间、大学与区域以及产业、国内外等的壁垒,韩国政府于2023年初推出“地方全球大学”建设项目,构建大学、地方自治团体与当地企业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探索大学与地方相辅相成的共同发展模式。

  在此之前,日本内阁为推动大学创新发展,建立了“国际卓越研究大学”制度,以10兆日元基金收益为5至7所大学提供资金,支持其探索突破以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为核心功能的传统一流大学发展模式,并要求指定大学实现支援资金3%的增长,以实现“人、财、知”的良性循环,试图将其建设成为世界教育研究中心。至今,只有东北大学成功获得日本文部科学省指定,成为日本首个“国际卓越研究大学”,并获得100亿日元资金支持,第一期未入选的东京大学等高校则重新提交申请。

  同样苦于大学发展资金问题的印度政府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为蓝本,于2023年8月立法设立了国家研究基金会,并计划在2023—2028年间投入5000亿卢比,希望通过提供研究补助金和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印度大学和学院的研究能力,加快量子计算机等领域的研究进度。

  聚焦培养主体协同

  弥补产学合作割裂

  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到来,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促使人才培养主体变得更加多元,即社会其他组织和机构成为培养主体,并与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共育人才。

  2023年,美国政府通过商务部经济发展管理局宣布在全美认定31个区域创新和技术中心,旨在发展私营行业、州和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机构、工会、社区和非营利组织集群,专注于加速美国的创新和技术部署,涵盖半导体、清洁能源、关键矿产、生物技术、精准医疗、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等领域。

  同年,澳大利亚政府推出产业博士项目,计划在10年内资助1800个博士学位,旨在培养精通产学研合作的人才,推动大学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产业应用。项目包括两类课程:第一类为产业关联博士学位课程,此课程面向优秀的博士候选人,开展由大学与产业界共同设计的研究项目,并有机会深入产业现场,参加为期12周的培训计划;第二类为产业研究人员博士学位课程,适用于由雇主支持、与大学合作开展博士项目的产业专业人士,同时为他们保留工作岗位和薪酬福利。

  欧盟于2018年在“伊拉斯谟+”计划下启动了“欧洲大学行动”项目,旨在推动欧洲各地高等院校之间建立联盟。截至2024年7月,共有64个欧洲大学联盟获得资助,涉及35个国家的560多所各类高等教育机构,博洛尼亚进程(欧洲高等教育改革计划)国家的非政府组织、企业、城市、地方和区域当局以及其他高等教育机构的近2200个相关合作伙伴。

  注重战略人才培养

  抢占科技竞争优势

  近年来,围绕人工智能、半导体、量子计算、清洁能源、生物技术、关键矿产、精准医疗等关键领域,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加强科技创新部署,并推进相关人才培养。

  2022年,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的《量子信息科学和技术劳动力发展国家战略计划》提出,为培养量子信息科技人才,需加强美国政府机构、学术机构、专业协会、非营利组织、行业和国际合作伙伴之间的协调,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包括:从短期和长期角度出发,发展并保持对量子科技生态系统中劳动力需求的理解;通过公共宣传和教育向受众广泛介绍量子科技;缩小学习者在接受量子科技专业教育和培训机会方面的差距;使量子科技和相关领域的职业更容易获得;等等。

  2023年,英国改组内阁后,从原“商业、能源和工业战略部”拆分出“科学、创新和技术部”,专门负责促进科研和科技发展等。该部门发布的《英国科学技术框架》提出,加强人工智能、工程生物学、未来电信、半导体、量子技术等5项关键技术的发展,目标是到2030年成为科学技术大国,其中人才和技能发展被视作重要支撑。该文件提出,到2030年创建一个便捷的技能系统,打造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世界一流的劳动力队伍;招聘并留住STEM相关科目的高素质教师;扩大参与STEM的机会,并确保科技劳动力队伍构成人员多元化;在吸引国际人才到英国方面形成竞争优势;让人们在人生各个阶段都有机会接受技能培训,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需求。

  保障教育参与机会

  夯实国家人力资本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不少学生因经济等问题无法进入高等教育系统,导致教育差距扩大,而这也会削弱国家人才发展基础。因此,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需要优先保障弱势背景学生获得公平的发展机会。

  澳大利亚政府提出,2025—2029年将额外增加3.5亿澳元的联邦补助计划资金,用于提供免费的大学预备课程,并重点关注弱势背景学生。同时,澳大利亚政府表示,为帮助偏远地区的学生远程接受高等教育,将创建覆盖各个州和领地的区域大学学习中心,目前已有46个中心在建设中。

  日本政府从2020年4月开始实施基于家庭收入为学生提供补助奖学金和减免学费的制度。如为家庭年收入270万日元以下的学生提供最高91万日元的补助奖学金,减免70万日元学费,家庭年收入在270万日元至300万日元、300万日元至380万日元区间的学生也可以获得相应的补助奖学金和学费减免额度。日本政府表示,2024年将其适用范围扩展至家庭收入600万日元以下的多孩家庭学生,减免私立理工农类高等教育机构在读学生学费,并从2025年开始免除多孩家庭学生学费等。

  新加坡提出,从2023学年起,教育部将提高在高等教育机构就读的符合条件学生的助学金数额,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助学金数额获得最大增幅。随着助学金的增加,来自低收入家庭、符合最高助学金等级的全日制新加坡专科生可获得相当于其补贴学费95%的助学金,而来自低收入家庭、符合最高助学金等级的全日制新加坡本科生(不包括医学和牙科课程的学生)将获得相当于其补贴学费75%的助学金。

责任编辑: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