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中青校园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樱”为媒 “红”飘香:“海上樱花节”里烽火思政课

发稿时间:2025-04-16 15:53: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100年前,少年周恩来以樱花为主题,写下了誓与反革命势力斗争到底的铮铮誓言。100年后,当浙江海洋大学校园内千株樱花竞相绽放的时刻,学校举办的第十一届海上樱花节,将自然之美与红色文化有机融合,同样赋予樱花新的时代内涵。

图为浙江海洋大学第十一届海上樱花节现场。浙江海洋大学 供图

  樱约红色之旅 让信仰生花

  清晨的阳光穿过樱花树梢,洒在法治广场上。学校“理响海YOUNG·00后”宣讲员王雨婷正在为参观者讲解国家安全知识。“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我们青年要争当网络安全的守护者。”她结合典型案例进行的生动讲解,引来阵阵掌声。

  不远处,“海潮·8090”宣讲员施辰阳正在讲授《“啃”出来的新质生产力》。“从‘两弹一星’到量子通信,正是科技工作者‘啃硬骨头’的精神,才铸就了今天的创新成果。”他深入浅出地讲解,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赏。

图为“海潮·8090”宣讲员施辰阳正在宣讲。浙江海洋大学 供图

  依赏樱大道前行,学校红色档案文献档案展览馆内,“理响海YOUNG·00后”宣讲员潘雯正深情讲述中国共产党舟山地方党组织早期领导人之一金维映的革命事迹。“金维映的事迹诠释着革命先辈为共产主义理想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参观展览馆的学生戚望杰说。

  樱韵时代之声 让文化展彩

  成功广场上,汉服文化展演成为焦点。学生们身着不同朝代的服饰,在红樱漫道上以跨时空的对话演绎着传统文化的魅力。

  “汉服不仅是服饰,更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学校汉服社负责人介绍,他们特意选取了与家国情怀相关的服饰进行展示。

  服饰展演结束后,“理响海YOUNG·00后”宣讲员潘舒婷的《一餐一饭总关情——老年食堂里的共富样板》演讲,则把目光投向民生领域。“舟山‘幸福食堂’不仅解决老人吃饭问题,更搭建起邻里互助平台,这正是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她通过详实的数据和感人的故事,展现新时代基层治理的创新成果。

  与此同时,校史馆里关于“里斯本丸”营救事件的宣讲正在进行。1942年,舟山渔民冒死营救384名英军战俘英勇壮举,谱写了人道主义壮歌,“这段历史所体现的感人事迹,不仅是中英两国人民结下深厚情谊的历史佳话,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好诠释。”“海潮·8090”宣讲员孙昕皓说。

图为国家安全教育现场宣讲。浙江海洋大学 供图

  落樱经纬之处 让思政强基

  “我们把红色元素、思政教育融入在第十一届海上樱花节,就是要让广大学生和市民不仅在赏樱中有美的体验,更要接受精神上的洗礼,实现全民美育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浙江海洋大学党委书记严小军表示。

  这种沉浸式、体验式的教育方式,受到师生和市民的广泛好评。外国语学院大三学生袁家乐说:“在樱花树下听红色故事,这种体验很特别,记忆也更深刻。”来自宁波的游客王女士带着孩子专程前来:“既能赏花,又能受教育,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

  据悉,本次樱花节期间,学校还举办了红色文创设计展、樱花主题思政课等活动。来校参观的游客孔先生说:“将自然景观与红色文化结合,是高校文化育人的创新实践,值得推广。”

  近年来,浙江海洋大学积极打造“真理的味道·向海洋要新质生产力”大思政课品牌建设,把党的创新理论、时政热点同校园场馆作用发挥和文化活动相结合,积极构建“4+1”特色理论宣讲矩阵,让“真理的味道”浸润人心,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学生群体中生根拔节,在校园沃土绽放时代芳华。(记者 蒋宇骏 通讯员 姚会彦 沈家迪)

责任编辑: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