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同学们的奇思妙想,遇上来自乡村的优质农产品,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日,在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的校园里,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青春市集”与浙江嵊州市“农创共富集市”的联动活动火热上演。这不仅是热闹的市集,更是一堂生动的创新创业“实战课”,青年学子们用青春的创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动能。

在这场青春的盛会中,学生无疑是绝对的主角。“校园青春市集”的摊位前,琳琅满目地陈列着学子们自主设计的文创产品、精美手工艺品以及围绕农业主题诞生的创新设计方案。
“我们的产品融入了本地非遗元素,没想到这么受欢迎。”一位学生“摊主”兴奋地分享着他的创业初体验。从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到现场推销、财务管理,同学们在真实的市集运营中体验了一次创业全流程。在这里,创意不再是纸面上的方案,而是变成了可以触摸、可以交易、接受市场检验的商品,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得到了锤炼。

与青春市集相呼应的是,由嵊州市农业农村局与嵊州市农创客发展联合会带来的“农创共富集市”。来自地方的优秀农创客们,如同“创业导师”,不仅带来了生态果蔬、精深加工农产品,更带来了背后的品牌故事与匠心精神。

嵊州市农创客发展联合会会长史祁巍在活动现场与学生们交流。他感慨道:“看到同学们充满活力的创意,我仿佛看到了未来农业的无限可能。这种面对面交流,不仅为农创产业带来了年轻化的新思路,也给了年轻的农创客宝贵的学习机会。欢迎更多有志青年加入我们,共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学生们在“家门口”就能感知现代农业的创新脉动,而青春的创意也在反哺乡土。一位参与活动的同学表示:“和农创客前辈交流,让我感受到了乡村产业的广阔天地。我所学专业是设计,可以运用自己的专长为家乡的农产品做品牌升级和包装设计。”
这场联动实现了“农创资源供给”与“青年创意赋能”的闭环,展现了校地合作、协同育人的丰硕成果。
该校创业学院院长陈松表示:“我们将‘青春市集’与‘农创共富’联动,就是要打破课堂的边界,打造一个没有围墙的创新创业实践场。”
据悉,该校将持续深化此类双创实践平台建设,构建青年智慧与乡村需求对接的长效机制。(记者 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