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中青校园

首页 >> 原创 >> 正文

四川一高校实验课上煮鱼 学生:下次可以吃了再做实验吗?

发稿时间:2020-11-03 13:12: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3日电(记者 崔宁宁 通讯员 林晓琦 张彬蓝)“没想到我们居然在实验课煮鱼!”“被剔掉的鱼肉好可惜,建议学校下次让我们把它吃完再观察!”10月24日晚,四川农业大学水产养殖学的2020级新生在实验课上煮鱼,纷纷表示有意思。

  据悉,这是该校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实验前,鱼类学老师为该班同学们准备了10条鲫鱼、2个电磁炉和10套试验器具。同学们被分为10个小组,每个小组各领到一条鱼和一套器具。此外,老师还安排了两位研究生从旁协助。

  “这是我们入学以来上的第一堂解剖课,大家在进行实验之前感到十分恐惧和担忧,有人怕动刀,有人怕闻鱼腥味。”新生王磊说。

  当水产班的新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被眼前一幕吸引。“啊?实验室里支起锅来,这是要干嘛,煮鱼吗?”

  

图为实验时用电磁锅煮鱼场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林晓琦 供图

  据了解,该堂实验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热处理和剔除肌肉,对鲫鱼进行骨骼的观察和绘制,用开水蒸煮鲫鱼也正是前期热处理的步骤。当鱼出锅时,研究生先为新生做操作示范,同学们都凑上前围观。

  “刚出锅的鱼,热气腾腾,鲜香四溢,我们既惊喜又好奇。”该班学生刘桃告诉记者,“长见识了,我以为实验研究的是活鱼、病鱼,万万没想到居然还有熟鱼,太有意思了!”

  实验课上,同学们煮鱼、剔鱼肉、画鱼骨,在收获专业知识的同时还体验到了实验的乐趣。因为鱼香,同学们做实验做得越来越饿,下课后纷纷飞奔向食堂吃饭。

  

图为同学完成实验报告的场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林晓琦 供图

  “这个实验做了三个多小时,虽然解剖完的鱼看起来,有些令人不适,后面鱼冷了还散出了浓郁的鱼腥味,但是在实验过程中我们真真切切感到快乐与充实,大家都很认真地完成了实验任务。”该班学生王大可表示,实验最困难的就是剔除肌肉,鱼的头骨结构很复杂,要分出好几块才可以进行绘制,而且一旦鱼没有煮到全熟,血液和未剔除干净的鱼肉就会影响观察。“但老师和师兄都尽他们最大的努力帮助我们,时刻关心我们的实验进度,同学们也都很友好,同小组的同学帮忙测量,不同组的同学也在旁边帮忙递资料,这些都让我觉得所处的集体是如此温暖。”

  负责水产班鱼类学实验课的老师杨世勇表示:“班级里的孩子都渴望多了解专业知识,我希望通过这节实验课让他们学习到更多,更深的鱼类学知识,对本专业更加热爱!”他希望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水产行业前景非常大,希望小树苗都可以长成参天大树”。(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王磊、刘桃、王大可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李华锡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