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中青校园

首页 >> 原创 >> 正文

储备金融安全知识 远离非法校园贷 全国人大代表为大学生支招

发稿时间:2020-12-02 16:04: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编者按:为进一步在广大青年学生群体中普及金融安全知识、树立科学投资理念、提升财商素养教育、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近期,中国青年报社、中国青年网、招商银行联合举办“金葵花在行动”大学生创意短视频征集活动,让影音作为载体,传播正确消费观念;以创意为亮点,宣讲必备金融知识;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搭台搭梯,为国家金融安全工程建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贡献力量。

  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 左橙)“近段时间,看到不少媒体报道大学生陷入非法校园贷的圈套里,深感痛心。青年大学生要储备一定的金融安全知识,远离非法校园贷。”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青联副主席、“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王萌萌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就大学生平时容易遇见的金融安全、电信诈骗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图为王萌萌近照。受访者供图

  王萌萌分析说,部分大学生由于金融安全知识薄弱,对于互联网金融产品接受程度高而又涉世不深,有贪小便宜和虚荣心作祟的情况,缺乏正确的消费观,再加上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导致容易被不法分子设为目标进行诈骗,容易超前消费过度消费陷入非法校园贷套路,并有可能会跌入金融安全及电信诈骗的陷阱。

  在采访中,王萌萌表示,许多大学生都是从专心念书的中学校园来到大学校园,很大比例都是第一次独自在外生活,对于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接触过少,对形形色色的诈骗套路难以分辨,容易被不法分子盯上。而有些贪小便宜的大学生对于诈骗流程中许诺的礼品、高回报容易心动,为了拿到礼品、赠品等一步步地操作步骤,掉进了不法分子精心准备的圈套。

  王萌萌提到,面对形形色色的“套路”,没有足够金融安全知识储备的大学生,很难在未知领域做出正确的判断。而新生代年轻人赶上了互联网金融产品高速发展时期,对于移动支付、互联网化基金产品接受程度高,使用频率高,使用新产品的接受性较强,有时候进入陷阱而不自知。再加上数据化时代,大家一方面享受互联网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和智能,另外一方面随着各种大数据应用的普及,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屡见不鲜,成为了诈骗分子获取隐私信息、实施诈骗行动的支撑。

  除了电信诈骗这一高危害的情况,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则是由于虚荣心作祟,崇尚“消费主义”,不自觉地自己一步一步走向泥沼。“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王萌萌指出,部分大学生未能正确把握金钱使用和自身实际需求,为了奢侈品、球鞋、手办等物品“为爱发电”,超前消费甚至贷款消费,使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从其他平台借钱还款,逐渐陷入循环贷的深渊,这是非常可惜的。

  2013年大学毕业以后,王萌萌选择了到基层工作,成为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吴圩镇西孔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常年待在地里,她的脸晒黑了,皮肤也糙了不少。太久没离开过村子,有时候进城她都能搭错车、走错路。跟留在城市工作的同学聚会时,王萌萌总觉得搭不上话,对方聊的都是新潮的话题和品牌,而自己常年穿着运动鞋走在田间地头,脑子里尽是农村工作的处理及如何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

  “在村里待着,到田埂上找找问题,多为村民干实事,和他们一起奔向好日子,这是我关注并愿意为之奋斗的事情。”王萌萌谈到,虽然自己身在基层,但是也会经常接触网络金融,如果对金融安全知识一无所知,遇到网络套路,很可能会上当受骗。

  “那么,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还没有对社会有深度的接触和认识,危险系数会更高。”针对大学生关于金融安全知识和电信诈骗的一些情况,王萌萌给广大青年学生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是大学生自身要注重自身财商素养的培养,自己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储备一些金融知识,对基本的金融安全、理财方式有一定的了解。

  二是可以适度去听金融知识讲座、防电信诈骗知识讲座等。许多高校都会定期开展金融知识和防电诈讲座,大家可以去认真学习。同时,鼓励同学们自行通过读书、新闻、网课等方式,去学习相关用常见案例,提高抗风险意识和财商素养,以便提升自己的甄别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是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在互联网平台上,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家庭成员等信息,不随意授权自己的手机信息。

  四是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勤俭节约,量入为出,适度消费,不追求奢侈品,视自己的消费水平来进行经济活动,不超前消费,朴素也是一种美。

  五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不虚荣不攀比,将生活的注意力放在学业学习和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上去,追求高尚品格,培养高品味的兴趣爱好。

责任编辑:崔宁宁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