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中青校园

首页 >> 原创 >> 正文

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公德?

发稿时间:2022-10-28 17:38: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 李华锡)今年1月1日起,《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十六条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针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以下列内容为指引,开展家庭教育:教育未成年人崇德向善、尊老爱幼、热爱家庭、勤俭节约、团结互助、诚信友爱、遵纪守法,培养其良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意识和法治意识。

  社会公德包括哪些?培养孩子社会公德的意义是什么?孩子社会公德情况如何?《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后,家长又该如何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社会公德?为此,中国青年网记者专访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教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田宏杰。

  从小有社会公德的孩子,心中才会有更多的价值与担当

  说起社会公德的定义,田宏杰认为,社会公德是指“社会公认的依靠社会舆论和人们的内心信念维持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她举例说,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社会公德的内容确定为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五大维度。“我们可以把这五个维度分为三类:个体与人的关系、个体与环境的关系、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与人的关系包括文礼貌和助人为乐维度,与环境的关系包括爱护公物和保护环境维度,与社会的关系包括遵纪守法维度。”

  田宏杰说,遵守社会公德对孩子而言就是在各种具体情境中做出符合社会规范的各类具体行为。比如,在文明礼貌维度,孩子要能够做到在安静环境中,自己保持安静不打扰别人;碰撞到别人时,能及时道歉并关注自己是否给对方带来伤害;想请求他人帮助时,能够用礼貌的用语并表现出恳切的态度等。

  “在这些具体情境的具体行为中,孩子理解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规则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符合社会的规范,这样孩子就习得了社会公德。”她说。

  田宏杰认为,家长培养儿童拥有社会公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可以符合社会公德能够帮助孩子被社会所认同并发展出更好的自我认同。她说,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得到社会认同是每个人的最基本心理需求,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被社会所认同并为社会做出贡献。“当一个儿童的行为符合社会公德时,他更能够被社会所认同,在这种情况下儿童的自我认同会得到发展。”

  其次,符合社会公德能够让孩子建构更好的人际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符合社会公德意味着孩子的心中不是只装着自己,孩子的心中还装着他人、装着社会规则,这样孩子在与人交往时就能够不但关注到自己的需求,还关注到他人的需求,关注到社会的规则。“这样孩子更能够在与人相处中做到双方共赢,建构良好关系。”

  “最后是符合社会公德能够让孩子体会到更大的社会担当和人生意义。”田宏杰说,当孩子能够做出符合社会公德的行为,能够帮助或造福到他人和社会时,会体会到更大的社会担当,理解自己人生的意义。对于现在这些在富足生活环境中的孩子来说,“我为什么学习?”这个问题的答案一定不是“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未来多赚钱”,而是更多的指向人生的价值和社会的担当,从小有社会公德的孩子,心中才会有更多的价值与担当。

  如今孩子的社会公德好于以往任何一代人,但也存在不利因素

  近年来,经过田宏杰的观察也研究,她发现现在的孩子在社会公德方面好于以往任何一代人。具体表现为一是社会的进步和整个社会公德意识的提升,为孩子打造了良好的公德环境和公德示范;二是丰富的物质生活和文明生活让现在的孩子更多的生活在和平、富足和友善的环境中,被社会照顾和关爱的孩子,孩子的心理资源充足,能够更信任、更友善地对待这个社会。

  “但是现在儿童在社会发展中也存在着不利因素。”田宏杰认为,一是儿童对社会规则和社会评价的漠视。她解释说,很多“70后”和“80后”都有共同的人性弱点:太注重社会规则和社会评价,总是把社会规则和他人评价放在自己的意愿和需求之前,“这让我们在遵守社会公德时会委曲自我,或者有太多的外在压力而缺少内在动力。”

  她认为,家长培养出的当今青少年一代,他们从小被灌输的理念是“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要做你自己”,太关注自己的意愿和需求,太不把社会规则和社会评价放在心里,这使得孩子们在遵守社会公德方面缺少外在压力,因此难以产生动力。

  “如何在自我行为与社会规则与评价之间做一个很好的平衡,是我这代人需要修习的功课,也是当代儿童需要修习的功课。”田宏杰说。

  “二是对自我关注过多,而共情能力受限。”她认为,现在的孩子关注点更多在于自我或自我所做的事情上,这使得他们共情能力发展受限,难以关注他人行为及他人需求,因此在践行社会公德方面存在共情能力不足的困境。

  除此之外,如今的孩子还存在公德意识与公德行为的脱节。田宏杰表示,现在的孩子学得多、见识多、表达能力强,他们在意识层面能够清晰和流利地表达如何遵守社会公德,但在公德践行层面的能力与行为不足,表现出知行脱节的现象。

  家长该如何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社会公德?

  《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后,对家长们培养孩子的社会公德提出了更高要求,具体该怎么做?田宏杰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家长自己做一个遵守社会公德的人,为孩子做好公德行为示范。她表示,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如果家长只用语言告诉孩子“遵守社会公德很重要,你需要遵守社会公德”,孩子学会的也只是用语言表达“遵守社会公德很重要,我们需要遵守社会公德”。如果家长是用行为在每一个具体情境中践行社会公德,孩子学会的也是在同样的具体情境中用行为去践行社会公德。

  二是要激发孩子践行社会公德的内在动机,而不仅是迫于外在压力或为了获得外在称赞。她建议家长要少用外在的表扬或批评来控制孩子的公德行为,而要多指向行为的内在作用来让孩子明白公德行为的意义。

  田宏杰具体举例说,如果孩子在公共场合做出符合公德的行为,比如孩子在图书馆里保持安静,家长说的不是“你真是个好孩子”“你看大家都在夸奖你”,而是要指向这个行为具体为他人或环境带来什么好处,比如可以说“大家都在看安静看书,你也在安静看书,在安静的环境里大家都在安静看书,这个感受真好”,孩子就能够感受到这个行为的好处而激发保持行为的内在动机;反过来如果孩子在图书馆里吵闹,家长说的不是“你再吵,别人都讨厌你了”,而是说“你看周围的几个人都在安静看书,我们太大声会影响到别人”,这样孩子的眼中装下别人的处境和需求,才会产生改变不当行为以符合公德规范的内在动机。

  三是家长要引导孩子增加认知复杂性,看到公德践行中的两难困境。田宏杰说,对儿童而言,公德践行困难的原因常常是在践行时遇到两难困境,比如“食堂排队时,如果前面有熟人,要不要走过去和他排在一起?”儿童一方面的需求是节省时间,另一方面的需求是遵守规则,这时怎么处理两种需求的矛盾?这时家长要引导孩子心中既装着自己的需求,又装着社会的规则,在符合规则的情况下用合理的满足自己的需求,但同时又能理解规则的弹性。如果自己不太着急就餐时,那就遵守规则去排队;如果自己真有急事要着急就餐,那就在社会规则允许范围内寻找恰当方法,比如和排在队伍中的其他同学商量让自己站到前面,或者看看能否请前面的同学帮助带餐。

  “增加认知的复杂性,看到公德践行中的两难困境,儿童才能够既做到践行公德行为,又在公德践行中保持灵活性,体现对人性的尊重。”她说。

责任编辑: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