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中青校园

首页 >> 原创 >> 正文

教育部:推动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覆盖全部革命历程

发稿时间:2021-02-05 10:22: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2月5日电(记者 李华锡)2月5日,教育部网站发布教育部关于印发《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通知。对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内容、载体形式、学段和学科要求等,做了统筹设计和科学安排,强调素养导向、系统规划和全科覆盖。

  《指南》指出,在中国共产党近百年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中形成的革命传统,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丰厚的政治资源,也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中小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植入红色基因,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是增强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必然要求,对于传承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将革命传统全面融入课程教材,对中小学革命传统教育目标、内容、方式等进行顶层设计,是充分发挥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铸魂育人功能,实现革命传统教育整体化、系列化、长效化的重要举措。

  《指南》涵盖三点基本原则:一、覆盖全部革命历程,反映革命传统主要内容。二、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坚持循序渐进。三、结合学科特点,注重有机融入。

  《指南》总体目标为:革命传统在中小学课程教材中总体布局科学有序,内容更加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形式更加多样,吸引力、感染力进一步增强。课程教材在提升学生政治觉悟、体认革命精神、培育优良作风等方面的育人功能显著增强,学生在思想上、行动上做到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据了解,《指南》是第一个对中小学革命传统教育进行专门系统规划的文件。将革命传统界定为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进程中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中形成的政治觉悟、革命斗争精神、高尚品质和优良作风,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个时期。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理想信念、人民立场、思想路线、革命斗争精神、爱国情怀、优良作风七个方面明确了革命传统教育的主题内容,强调夯实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按照由浅入深、一体化设计原则,基于不同年龄学生特点,提出相应的教育内容、具体要求和呈现方式,体现一定的阶段性;同时确保革命传统教育的总体要求和核心思想一以贯之、贯彻始终。依据学科内容体系和独特育人功能,把反映革命传统重要人物事迹、重大事件、伟大成就、重要论述作品、节日纪念日、故居遗址遗物、馆藏文物等适宜内容纳入课程教材,细化不同学科革命传统教育的重点内容和形式,形成以统编三科为主、艺术(音乐、美术等)学科有重点纳入,其他学科有机渗透的“3+1+N”学科结构安排。

责任编辑:崔宁宁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