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中青校园

首页 >> 原创 >> 正文

【新春走基层】“老鄂”在风火山的最后一个春运

发稿时间:2022-01-26 15:52: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1月26日电(记者 宋静 通讯员 桂连鑫)“今天天气预报,风火山地区中雪,风力6到8级,大家要做好防寒保暖,作业中注意劳动人身安全,保证检修工作质量,确保干一处保一处。”1月24日9时整,格尔木工务段秀水河线路车间主任老鄂带领10名职工和劳务工,来到了世界海拔最高铁路隧道“风火山隧道”,开始进行冻害整修作业。

  图为工作中的鄂年明。受访者供图

  1月24日9时30分,地处青藏铁路海拔4905米的风火山隧道口处,头戴防寒皮帽、脸上套着厚厚脖套的老鄂,伏身跪在钢轨上,透过睫毛布满积雪的眼睛紧盯线路起道作业处所,钢轨在起道器的拨动下,“好”,伴随着老鄂高高挥动着的手臂和风雪中高亢的吼叫,一处起道点达到了老鄂的要求。

  “鄂主任,今天咋这么冷,又是雪又是风的,早上段调度指挥中心预警报道说,今天风火山的气温预计达到零下28℃,咱们在隧道口整修线路,风吹的刺骨不说,感觉喘气都更困难了。”10时25分,刚入路两年的职工王步洲,跟随着刚刚结束起道作业的老鄂开始了检查线路,他不时地搓着握着记录本和笔的双手,一边加快脚步追赶着手拿道尺疾步检查的老鄂。

  “我们风火山地区属于青藏铁路格拉段的一个‘风口’,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这就给我们日常整修线路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在这里每天首要的任务不仅要在风雪中保安全,更要在风雪中创一流。”老鄂向王步洲讲风火山气候特点的同时,测量轨道几何尺寸的道尺没有一丝停顿。

  现年54岁的老鄂名叫鄂年明,是格尔木工务段秀水河线路车间主任,今年是他在青藏铁路工作的第37个年头,也是在青藏线格拉段高海拔地区工作的第16个年头,2023年元月份即将退休。

  老鄂所在的秀水河线路车间管辖着世界铁路海拔最高隧道“风火山隧道”一线,这里平均海拔4800多米,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40%,年平均气温零下5℃,极端气温零下35℃,四季大风,是青藏铁路格拉段海拔最高、维护难度最大、自然条件最差、灾害险情最多的线路区段之一。

  生性耿直且话不多的鄂年明在青藏铁路格拉段上是一名“老黄牛”式的技术型车间主任,他不仅是一名老主任,还是格拉线职工心中的工务业务技术“土专家”。

  自1984年参加铁路工作,2017年担任秀水河线路车间主任至今的37年来,鄂年明始终与身边的职工一道奋战在安全生产最前线,他徒步丈量线路达数万公里,个人无违章违纪37年,个人保安全37年。

  图为鄂年明和工友在风火山隧道。受访者供图

  “目前,我们秀水河线路车间年轻职工较多,但是他们大多都是近几年分配来的新职工,现场设备整修能力和应急条件处置能力经验还不能独当一面,我要尽我所能多带个徒弟,把秀水河的线路打造的更过硬。”

  “拨正线路方向时,要站在距离拨道地点50米外,以钢轨外侧的光带方向为取直标准,进行拨道作业。另外,还要掌握季节的变化,钢轨应力的变化及冻土路基变化,以此开展冻土线路地段设备病害整修……”只要有空闲,鄂年明就组织新工们在工区的练功场,边讲解边现场操作。

  上午11时,伴随着捣固机的轰鸣,忙碌了120分钟的“天窗”作业转眼间就结束了。

  图为鄂年明和工友工作结束后才开始吃午饭。受访者供图

  “明年初,我也该退休了。女儿5岁时我来到风火山,在风火山上的16年,现在女儿已经21岁了。在这的16年间,我从来没有带我的家人来过这里。因为我害怕他们看到我工作环境的艰苦。退休后,我要带着我的女儿到这里来,让她感受爸爸工作不易,让她明白艰苦环境下,懂得吃苦、坚定信念,才能创造美好的人生。”

  老鄂也是一个音乐爱好者,尤其喜欢弹吉他。工作之余,他总是把车间干部职工和劳务工聚集到一块,让大家点歌,他弹奏。

  “艰苦的环境里不仅要有乐观的心态,更要打造积极向上的团结氛围。这样车间这个团队才能在关键时刻站出来、豁出去,共谋安全畅通之路。”老鄂说。

责任编辑: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