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中青校园

首页 >> 原创 >> 正文

细节拉满!高校疫情互助文档刷屏 表格中传递温暖

发稿时间:2022-03-17 14:09: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17日电记者 王龙龙)“可提供智齿发炎、牙龈肿疼药物”“有两床小被子、各类生活用品”“创可贴、碘伏消毒液、日常药品、食物”……

  近日,上海疫情出现反复,不少高校实行封闭管控措施,从上海交通大学到同济大学,从复旦大学到华东师范大学,一个个在线互助文档在当地师生朋友圈刷屏。

图为“同济大学疫情互助文档”截图。姜嘉诚供图

  “疫情来得比较突然,参考之前其他高校封闭管理情况,我们考虑到可能会出现一些消息传达不及时、部分物资临时缺乏等情况,同时也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学校减轻防控压力。”为此,同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四学生姜嘉诚于3月9日创建了“同济大学疫情互助文档”,并在朋友圈用链接和二维码形式发布出来。“一方面希望同学们可以对物资进行合理调配,另一方面也希望可以充当一个快速分享消息的平台。”

  这个文档一经发布,便得到了该校师生的支持和转发。截至发稿前,已经有超过12.5万人查看,3.6万人参与编辑。“没有预料到,很多朋友和同学都帮忙转发,让我很感动”,姜嘉诚告诉记者。

  在学校发布疫情排查通知的几小时内,同济大学校团委教师张绣宇便看到这个抗疫互助文档刷屏了自己的朋友圈。“非常认可学生这种互助和共享的精神,但还是对文档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抱有担忧。”于是,她便点击进去,反复看文档里的内容。“当看到线上的文档和线下的同济一样,互助、有序、美好,我也被文档里传递的温暖感动了。”

  记者注意到,在“上海交通大学疫情互助文档”中,设有疫情动态、物资互助区、求医问药等栏目,“同济大学疫情互助文档”则设置了“济疫发布”“可提供帮助”“嘉定专区”等栏目。

  “我们的文档参照了金山文档的自带模板和上海交通大学的互助文档。”姜嘉诚介绍说,同时增添了所有校区的互助页面,精准对接供需。

  而每个栏目的设计,也是经过精心考虑。姜嘉诚分析说,比如“可提供帮助”和“求助表”就是给大家提供物资调度的平台,“济疫发布”是为大家提供最新最准确的学校抗疫消息,“加油打气区”是为了让大家保持良好的心态与情绪,互相加油打气用的。

图为“同济大学疫情互助文档”截图。姜嘉诚供图

  这篇文档刷屏后,维护工作压力也跟上来。同济大学的师生便主动参与到相关工作中来。姜嘉诚告诉记者,学校学研工部的师生和校党支部联合会的党员们,组成了一个“云端战疫核心互助组”,及时更新消息,关注同学们的需求,联合校内师生志愿者提供帮助,形成比较完善的消息传递链与物资传递链。

  然而,对于同济大学的师生们而言,在线互助不止于此,他们挖掘师生的兴趣和需求,创建出更多的文档。张绣宇介绍说,在这份文档之后,同济还相继出现了“同济樱花满屋--浪漫情绪补给站”“同济技能vip预约”等。

  姜嘉诚告诉记者,后面创建的金山文档也都受到同学们的欢迎,比如“同济樱花满屋--浪漫情绪补给站”就是为同学们提供疫情期间的浪漫情绪补给,记录了一些浪漫的瞬间、好看的书籍电影、下饭视频等,从多个角度激发大家的分享欲,让大家分享体会来自陌生人的浪漫与美好。

  回忆互助文档传播中的细节,姜嘉诚表示,太多的温暖瞬间让自己铭记。“比如最先被填写的一个表格,是可以提供帮助的那个表格,到现在为止已经有150+条可提供帮助的信息。从日用药品到日常护理用品再到手机充电器、充电线等,大家纷纷尽己所能地给予帮助。”

  对于学生的互助行动,张绣宇也深受感动,“让我觉得最可敬的是现在大学生利用信息共享的手段,消除信息隔阂和疫情恐慌,用乐观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互助互爱,自我管理,传递身边的美好”。

图为学生在做核酸检测。同济大学团委供图

  张绣宇介绍说,除了互助文档,学校团委也开通了线上的“战疫济时通”,掌握问题、了解心声、回应关切。校团委发动各学院成立青年突击队,全量化投入学校疫情防控志愿工作,支持核酸检测、信息收集、秩序维护、物资运送等工作。“同济学生们的学习、科研、生活都照常进行着,校团委也正在筹划线上学生社团的‘百团大战’,学生科协在策划系列线上‘论文济汇’,在疫情中丰富大家的学习和生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要在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努力提升自己,时刻准备迎接其他考验。”姜嘉诚认为,无论如何,大家都要在特殊时期里,找到平衡,找到浪漫,也找到自己。“同济樱花一般会在3月底至4月初完全开放,希望疫情可以很快过去,我们同袍而立,共迎春来,在春日的阳光和樱花下尽情享受快乐。”

图为学生在做核酸检测。同济大学团委供图

  远在北京的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90后青年教师叶子鹏,通过网络关注到互助文档的有关消息,并被师生们的同心战疫之举所感动。

  “青年一代在抗疫斗争中不怕苦、不畏难,展现出了青春激昂的风采,也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的希望。”叶子鹏说,在严峻的疫情考验面前,学子们用科技创新的信息接力和守望相助的温情传递,充分彰显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他表示,以“抗疫互助文档”创建者为代表的青年一代,在面对疫情时的勇敢与情怀,更将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全国人民凝心聚力一定能够打赢新一轮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春山可望,曙光在前。中国拥有着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青年一代,将是无所畏惧的。”

责任编辑: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