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中青校园

首页 >> 原创 >> 正文

青春之花在格库铁路线上绽放

发稿时间:2022-04-29 13:48: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我从大山走来,风雨轮回格桑花开,耳畔回响阿妈温暖的话语,句句话语让我难以忘怀,哦,我是大山走出的孩子……"

  刚踏入茫崖镇线路工区的院落,远远就听到和看到工区职工们聚在一起唱着《大山走出的孩子》载歌载舞,瞬间一股热烈欢快的青春气息迎面扑来。

  茫崖镇线路工区,隶属于青藏铁路公司格尔木工务段花土沟线路车间,是格尔木工务段管辖格库线上最偏远的一个班组。

  2020年6月30日,伴随着格库铁路(青海段)的正式开通茫崖镇线路工区应运而生,工区地处青海省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界处,距离格尔木市457公里,工区管辖的33.34公里线桥设备地处平均海拔3000米的戈壁沙漠深处,四季干旱少雨,常年风沙肆虐,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0mm,"火星基地"般的荒芜与苍凉就是对这里的真实写照。

  茫崖镇线路工区现有职工20人,工区职工平均年龄24岁,年龄最长的职工27岁,是格尔木工务段平均年龄结构最小的一支富有青年活力的队伍。

  作为一线工区班组,"民族团结一家亲"是茫崖镇线路工区职工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这里,职工们说的最多就是"我能行、我先来、我再干一会儿、我再盯一会儿",看到最多的身影是大家在确保安全生产和提升线路设备质量的工作中。

  以风为令,闻风而动、与黄沙共舞。这是茫崖镇线路工区每天整修线路和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真实写照。由于茫崖镇线路工区地处荒漠深处,自然条件艰苦,常年风沙不断。所以,在风沙、严寒中确保格库铁路安全畅通,就是工区的全部工作内容。

  "今天的作业项目在格库线K463+300至500米处进行起拨道作业,以为施工作业地点属于高路基地段,大家抬运工具时一定要站稳抓牢,现场防护距离不能超过30米……"4月15日8时30分,茫崖镇线路工区工长马小城准时组织全体职工开始了作业前的安全讲话。

  自格库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以来,茫崖镇线路工区以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为目标,每日开好班组"两会",即:每日班前会,回顾昨日安全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布置当日工作的重点和安全注意事项;每日班后会,通报当日安全卡控和任务完成情况,点评当日施工作业中存在不利安全的问题,使班组安全工作长期处于受控状态。

  工区自2020年6月30日成立至今,设备人员实现零违章零缺陷,线路设备始终处于优质高效运行状态。

  都说茫崖镇线路工区是一个民族团结的熔炉,还体现在大家相互帮促共同进步上。由于条件限制和疫情影响,茫崖镇线路工区清真灶厨师一直没有配备,工长马小城便有意识地安排职工们每人两天轮流担任厨师为大家做饭。

  如今,每一名职工都摸索掌握了一套独特的烹饪方法,不管是炒菜还是米面食,大家都能做出可口的味道,并赢得工友们的青睐。每天吃完饭,大家一起动手,帮着伙房洗碗、拖地,揉面蒸馍……为准备第二天的饭菜不厌其烦为工友做着"义务劳动",团结一心的行动体现出一家人的亲切感。

  业余时间,茫崖镇线路工区全体职工聚集到一起打篮球、弹吉他、锻炼身体……工作中配合默契,民族习俗上互相尊重,日常生活里互相帮助。

  "大家要坚定理想,团结一心,多交流业务知识,让青春在岗位闪光;要加强民族团结,发扬青藏铁路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3月17日,青藏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魏育梅来到茫崖湖线路工区时,看到工区热烈的工作干劲和充满激情的青春氛围,深情地鼓励工区全体青年职工。

  正是这样一个团结奋进、亲如一家的民族集体,在格库线上默默的耕耘奉献,才实现了格库铁路的安全畅通。他们一起相互融合、相互感染、互帮互促,让青春之花在格库铁路线上傲然绽放。(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宋静 通讯员 桂连鑫 宋立凯)

责任编辑:杨晴